11月7日,省工商局、南昌市工商局组织派啦网、江西电商网、江西顺丰“嘿客”等多家省内电商企业进行“行政指导”,要求规范“双十一”促销行为。记者了解到,今年新《消法》实施以来,我省立案查处网络违法案件9 ...
11月7日,省工商局、南昌市工商局组织派啦网、江西电商网、江西顺丰“嘿客”等多家省内电商企业进行“行政指导”,要求规范“双十一”促销行为。记者了解到,今年新《消法》实施以来,我省立案查处网络违法案件9件,案值27.06万元,罚款14.9万元。
“双十一”网购问题不少
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的网购投诉逐年上升,特别是每年“双十一”活动后,总会迎来投诉高峰。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
低价诱惑。部分电商“先提价、后打折”,或先低价打折吸引消费者关注、再以无库存为由,单方面变更甚至撤销促销,误导消费者。
虚假宣传。部分网络交易平台未按照《广告法》规定审查把关,一些电商使用“全网价格最低”、“史上最低价”、“销量第一”、“排名第一”等违反《广告法》规定的用语宣传。
霸王条款。一些电商制定的合同格式条款中存在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服务打折。部分经营者以各种理由拒不履行无理由退货义务。客服调解存在推诿、刁难、“拉偏架”的现象,致使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电商表态“不搞欺诈”
“应纠正网络商品交易中存在的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的审查处置不力、网络经营数据过度封闭和销售行为混乱等违法违规行为。”7日,省工商局副局长刘建华针对今年“双十一”特别指出,尤其是切实纠正假打折误导消费者、虚假宣传及违法广告、不公平格式条款和不合理附加要求、虚假信用评价等问题。
他向电商提出要求:在网站显著位置,事先公布促销活动的期限、方式和规则,防范一些经营者采取先涨价后降价方法虚构优惠促销;全面排查商品信息,严禁发布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信息;严格履行承诺,不得对商品和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保障平台正常运行,配送不及时,要向消费者做好解释;切实执行“7日无理由退货”等法规。
约谈会上,各家电商纷纷表态:不搞欺诈。大美网公共事务总监甘益辉表示,针对平台上的商品都会事先做好了解,查看“三证”是否齐全,杜绝假货和虚假宣传信息。江西电商网相关负责人称,网站将会加强市场规范,诚信经营。
今年查处网络违法案案值27万元
记者从约谈会上获悉,今年3月15日新《消法》实施以来,我省各级工商部门共受理消费者有关网购的咨询、投诉1007件,其中受理咨询741件,投诉250件。
消费者咨询的主要问题是:网购被骗,购买到假冒商品,给差评后商家电话骚扰,商家不履行七天无理由退货等规定。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是:付款后一直拖延不予发货,购买的商品与商家的描述不相符,团购的餐饮、娱乐券在使用中商家设置使用门槛,商家收到退货迟迟不予退款等。
此外,新《消法》实施以来,我省共受理“7日无理由退货”的投诉32件,主要涉及手机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脑及配件、服装、母婴用品、生活家居用品、办公用品、玩具和珠宝首饰。目前在我省电商企业中,绝大多数履行了“7日无理由退货”规定。
同时,我省针对电商企业提出整改意见36条,删除违法商品信息153条,立案查处网络违法案件9件,案值27.06万元,罚没款14.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