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消费提醒:当心低价 网购家电“陷阱”多

来源:网络 2014-11-06 13:06:59

无论什么时代,都有着这样一个不可逾越的真理:卖的都比买的精,身为消费者的我们不时会有被宰的份儿。面对铺天盖地的宣传手段、巧舌如簧的推销人员、眼花缭乱的优惠政策、有几个消费者能不被诱惑?尤其是现在,面对 ...

    无论什么时代,都有着这样一个不可逾越的真理:卖的都比买的精,身为消费者的我们不时会有被宰的份儿。面对铺天盖地的宣传手段、巧舌如簧的推销人员、眼花缭乱的优惠政策、有几个消费者能不被诱惑?尤其是现在,面对越来越疯狂的网购冲击,网购家电这种新兴渠道也开始同家电卖场平起平坐,受到各界重视。但网购家电所具有的廉价、便捷等特点给消费者带来欣喜的同时,一些商家经常打着促销的名义暗暗布下各种低价陷阱,销售翻新机、特供机、山寨机、样机等产品,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此,专家提醒消费者,现在家电市场的价格已经相当透明,线上线下产品差价在5%到10%,一些家电卖场还开始尝试和推广线上线下同价的促销活动。在此情况下,如果网购家电价格超低,那就要当心是否存在陷阱。

  网购液晶电视,居然是“翻新机”

  近日,消费者周先生花5000多元网购了一台液晶电视,没想到只用了几天就出现黑屏。因网店称需到年末盘点库存后再作退换货处理,周先生只好找人维修,结果发现这台外观看起来崭新的电视机原来是台翻新机。周先生告诉记者,前不久他想给家里换台新电视,于是就到各大电器卖场比较了一番,最后看中了一款价值7000元多元的外资品牌液晶电视,作为网上金钻买家的他觉得上网买肯定比商场打折还要便宜。经几番查找,在网上还真找到了一个销售这款电视的卖家,开出的价格比商场便宜了近2000元。“当时我还特地看了这家网店的顾客评价,评价不错,而且店家保证7天内无条件退货。 ”周先生称,他当即支付了费用。很快,电视机送到了家。安装完毕试看后,感觉屏幕清晰、色彩不错的他便心满意足地点击了“确认付款”,还给了一个好评。可没想到刚刚过了5天,这台电视机的屏幕上突然出现一道横线,紧接着整个屏幕完全黑掉。他找来维修人员检查,才发现这台崭新的电视竟是台翻新机。

  对此,合肥百大电器一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液晶电视现在本身的利润就不高,正常的全新电视机根本就不可能便宜这么多。如果以厂家直销或网店无需场地费为由打出低价,很有可能就是返修后的翻新机。

  特供家电偷工减料让消费者很受伤

  “家电产品,尤其是大家电生产成本较高,但为了满足网购消费者的低价诉求及促销噱头所需、保持与线下商场产品的差异化,部分电商会提供一些厂家网购专供、特供产品型号。所谓专供、特供,实则偷工减料、降低品质、缩减成本,以维持所谓的低价。 ”采访中,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部分网购平台的厂家网购专供机型竟然高达40%。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调查采访时,一家电生产厂家部门负责人甚至直接表示:“部分网店店主订货时往往直接给我们限定价格,直接就说你给我造出多少钱一台的电视或者冰箱。 ”

  采访中,一业内人士举了一个实例,某品牌的两款看似差别不大的液晶电视,分别是卖场专供机型和电商专供机型,售价均为2999元,但放在一起对比即可发现:前者采用了新型的1厘米窄边框技术,而后者则仍采用的是传统宽边框设计;另外前者采用的是韩国IPS硬屏,后者则采用的是普通LED软屏。而差别最明显的则在于,前者底座采用的是更加坚固的钢化玻璃,后者则是塑料底座。能效方面,前者是二级能效,后者则是三级能效。

  业内专家提醒消费者,现在由于市场规范整顿力度加强,家电中的翻新机、特供机、山寨机、样机生存空间变小,但是网购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生存空间,因为目前网购这一块监管还相对缺乏,许多在线下无法生存的山寨机纷纷转向网购,导致家电网购山寨泛滥的现象日益加剧。为此,消费者在网购家电时,一定要选择有信誉的网购商家,不要片面追求低价。

  相差几十元的冰箱,性价比相差甚远

  除了电视,冰箱的问题也较为明显。比如在各家电商的冰箱介绍中,都不会提及冰箱保温层的厚度,但事实上这是决定冰箱节能水平的一项重要参数,而且也是构成冰箱成本的重要部分。工作人员“解剖”了一台专供网上销售的某品牌冰箱,在与其价位和容量大小相仿的另一台同品牌冰箱对比就可发现,前者的保温层厚度仅为3.5厘米,后者则为5厘米。“别说仅仅是浏览电商网页上的图片,就是单独把一台冰箱实物放在面前都很难注意到这种差别。”也正因此,这两款冰箱的能效水平也有所差异,一款是一级能效,另一款则是二级能效,日耗电量相差20%以上。此外,行业内通常都采用钢板制造的冰箱背板,在电商版产品中也被换成了塑料板材。即便是并不起眼的电源线,电商专供商品也比普通产品短了20厘米。据了解,这两款品质相差甚远的冰箱,售价其实只相差51元,价格差还不到4%。但据专业人士介绍,由于原材料、性能配置等方面的差异,这两款冰箱的实际成本至少相差三四百元,因此看似便宜几十元的冰箱其实性价比相差甚远。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