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信用保险制度执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来源:网络
2014-09-26 16:10:42
(1)企业参保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出口实行“先款后货”,具备一定防护能力;与老客户长期合作,结算或收汇方式较为固定,对其信誉度有一定期望和依赖;对出口信用保险认识不足,认为只会加大成本费用,因此多 ...
(1)企业参保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出口实行“先款后货”,具备一定防护能力;与老客户长期合作,结算或收汇方式较为固定,对其信誉度有一定期望和依赖;对出口信用保险认识不足,认为只会加大成本费用,因此多数企业参保意愿不强烈,主动参保仅为33%。(2)保险办理时间过长。部分企业反映,投保从意向接洽及书面申请到正式签订承保合同需约1个月,有时出口货物已完成交付却未完成保险办理,或是临近交付期却被告知因信用审查不过关而不能参保,企业为此将承担较大的交易风险。(3)政府补贴到位偏慢。参加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可享受省、市两级保费补贴,但获得补贴所需资料繁多、审批过程复杂,且资金拨放时间较长,补贴不能及时到位。企业反映,2013年的保费补贴省级部分还未到位。(4)“应保尽保”难以实现。企业反映,保险公司为规避承保风险,对高风险业务不愿单独接单,而采取多项业务合并打包的方式进行;同时信用审查加严,导致注册资本少、规模小的公司难以实现“应保尽保”。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