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债专题研究:超日债违约事件评析及对债市的影响

来源:网络 2014-03-07 13:17:33

报告摘要:1、超日债不能按期全额支付利息,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首例违约案例。但公司公告会努力筹资,用于延期支付利息。担保物是否能够变现,难度比较大。延期的利息能否得到偿还,更多的是需要重组,但重组能否成功很难 ...

  报告摘要:
    1、超日债不能按期全额支付利息,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首例违约案例。但公司公告会努力筹资,用于延期支付利息。担保物是否能够变现,难度比较大。延期的利息能否得到偿还,更多的是需要重组,但重组能否成功很难预测,不确定性比较大,估计债券实质违约第一单可能已出现。刚性兑付被打破才是中国债券市场差异化定价和成熟的起点,但超日太阳债违约目前只是利息支付的延期,也没有包含本金违约,也就是说将来仍有还本付息的可能,其到期日为2017年3月7日,尽管这种概率比较小,但也不能排除。
    2、“不破不立”,市场对超日债信用风险认识时间比较长,“11超日债”违约对于债券市场的影响更为深远。短期内在某种程度上对利率品和高评级信用债是利好,利空低评级信用债,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收益率可能会上升,新发低评级债券发行利率中枢上移,民营企业债受到的冲击更大,但目前大规模的信用风险系统性爆发的概率并不大。国际经验表明,企业债券违约率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违约率平均在3%-4%左右,经济危机期间超过10%。超日债违约事件投资者已有所预期,市场相对有所消化,总体对债市冲击可能并不如预期的大。
    3、从长期影响看,本次超日债的违约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是积极的,其将促使债券市场评级的深化,使得信用风险的定价和交易成为可能,对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的关注将成为信用债定价体系中重要环节,信用违约工具等金融创新产品有发展的空间。债券市场零违约不利于企业债定价机制的形成,而政府兜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债券定价与信用评估体系相对扭曲,此次超日债的违约事件,有助于债券市场制度完善和投资者树立风险意识,有利于推动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监督机制、信用风险量化和风险控制进一步理顺。
    4、此次违约短期会使得债市信用利差扩大,风险偏好降低,低评级债券受影响,高评级短久期债券将受到投资者青睐。债券债项下调和主体展望为负面次数增多,拓宽了中低评级债券的队伍,加重了信用市场的尾部风险累积。低等级信用债的调整压力比较大,投资者要规避钢铁、有色、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化工、船舶、采掘等行业的债券,预防大规模信用事件带来的信用债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回避低信用评级债券的违约风险,以中高评级信用债为投资标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