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盐城公安提醒市民莫中蜂拥而来“补助”诈骗局

来源:网络 2014-01-18 20:56:05

  岁末年初,是各项工作“扎帐”的时候,但一些不法人员也会趁机打着发放各项补助的名义,从中捞取不法利益。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擦亮眼睛,千万莫“中招”。 1月2日,市民吴慧(化名)接到“财政局”工作人员的电话 ...

  岁末年初,是各项工作“扎帐”的时候,但一些不法人员也会趁机打着发放各项补助的名义,从中捞取不法利益。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擦亮眼睛,千万莫“中招”。

    1月2日,市民吴慧(化名)接到“财政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新买的汽车可享受财政补助3000元。后吴女士根据该工作人员的提示,在银行ATM机上进行操作,导致其卡上1万余元资金被转走。

    1月4日,市民卞雪(化名)接到“卫生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生育小孩有500元补助。后卞女士根据“卫生局”工作人员的提示,在银行ATM机上进行操作,导致其卡上1万余元资金被转走。

    1月5日,市民张华(化名)收到新农村医疗补助3680元未领取的短信,后根据对方预下的电话,与电话取得联系,并根据对方的提示,在银行ATM机上进行操作,导致其卡上2500元资金被转走。

    1月6日,市民吴梅(化名)接到“社保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有笔社保补助未领取,并提供“经办人”的联系方式。后吴女士根据“经办人”的提示,被以激活帐户为名,向陌生帐户共两次汇款4千余元。

    1月8日,市民成艳(化名)接到“财政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购买的摩托车可享受下乡补助,并提供“经办人”联系方式。后成艳根据“经办人”的提示,在银行ATM机上进行操作,导致其卡上3万余元资金被转走。

    打着生育补助、购房补助、购车补助、下乡补助、医疗补助、社保补助等各类时髦“字眼”的旗号,疯狂敛财,这是骗子惯用的伎俩。当前,蜂拥而来的“补助”诈骗带有季节性特点,其借口也远不止这些。骗子之所以能够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骗子通过各类非法途径获取受害人的相关信息(如姓名、手机联系方式),然后很轻松、很准确地讲给受害人听。骗子诱使受害人持银行卡到ATM机上进行操作,也是利用了受害人对ATM机业务操作原理不懂之处,将受害人帐户上的资金转到骗子的帐户上。

    警方提醒,市民接到此类电话、短信后,要做到不相信、不理睬,坚决不操作、不汇款、不转帐。收到此类电话或短信时,可拨打114查询到相关部门电话,然后拨打自己查询到的电话进行咨询,切不可盲目、草率行事,以免掉入骗子的圈套。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