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行业是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机场行业旅客吞吐量增速和飞机起降架次增速波动幅度相对较小,属于弱周期行业。近年来,我国机场行业保持较大规模的投资,供给能力 ...
机场行业是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机场行业旅客吞吐量增速和飞机起降架次增速波动幅度相对较小,属于弱周期行业。近年来,我国机场行业保持较大规模的投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在全社会航空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良好需求环境支撑下,机场行业吞吐量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利用率较高。机场行业受到国家严格管制,进入的技术、资质、资金壁垒高,具有明显的区域垄断特点,行业内竞争程度低,集中度高;但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逐步推进和运营的日趋成熟,其对机场旅客分流作用较为明显,面临一定的行业外竞争压力。从财务表现来看,机场行业毛利率较高,但资产收益水平偏低,债务负担水平较低,偿债指标表现较好;未来较大规模的投资将使得行业负债率有所上升,盈利和偿债指标存在弱化趋势。
中债资信认为,机场行业具备准公共性、区域垄断性和资金密集性等特点,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安全,受民航总局等政府部门严格管制,行业内竞争程度低,行业周期波动较小,且行业外竞争分流影响将逐步减弱,虽然未来随着供给的增加将出现阶段性过剩,但行业业务量仍将较快增长,行业经营稳定性强。相比其他行业,作为重资产行业,机场资本盈利能力较弱,但经营盈利能力和获现能力强,行业财务结构稳健,债务负担相对较轻,良好的现金流状况对到期债务偿还保障程度较高。除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外,机场还具有较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外部性,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机场行业整体信用实力起到支撑作用。整体看,机场行业信用品质较高。
机场行业内企业信用品质分化主要体现为定位等级、竞争程度、腹地环境和外部支持等方面。机场等级决定了企业在机场行业的地位以及可获得的资源和设施服务能力,腹地环境和竞争决定机场所面临的航空运输容量,外部支持决定机场在政策、资金等外部资源的可获得性,进而影响行业内企业的经营实力和财务表现。一般而言,枢纽和干线机场腹地航空需求旺盛、基础设施利用率高、航线网络和时刻资源丰富,且航空延伸业务发展规模大,信用品质较高;对于同等级的机场,腹地周边同等级及以上机场数量越少的企业,中短途高铁分流越小,信用品质相对较高;腹地经济发达或旅游资源丰富的机场信用品质明显好于其他机场;政府和股东支持能力、支持方式和持意愿的不同也会对行业内企业的信用品质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