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河南省2011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违纪考生名单”公布。这是河南省招办首次在网上公布该类考试的违纪考生名单,356名考生在列,公布了姓氏、考号、所在中学等信息。(2013年12月13日 河南商报) ...
近日,一份“河南省2011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违纪考生名单”公布。这是河南省招办首次在网上公布该类考试的违纪考生名单,356名考生在列,公布了姓氏、考号、所在中学等信息。(2013年12月13日 河南商报)
考试作弊现象历来都有,但现在似乎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仅仅一个河南省,一次很普通的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违纪学生人数就达356人次之多。这些数据让人震惊的同时,更让人感到后怕。如此多的考试失信现象,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不敢想象。仅作为学生尚且不能诚信,长大后又怎能不失信呢!
学生考试不诚信,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的失误,忽略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正确引导,对孩子的不诚实行为没有及时纠正;也有学习方面的因素,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为了能考试及格,不免有人试图通过作弊蒙骗过关;还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受社会中不守诚信行为的影响,认为做老实人“吃亏”,为了考试合格,不愿当老实人。还有目前市面上一些高科技作弊工具的流行,让考生存在侥幸心理。最后,相关机构对作弊考生的惩罚不够,通报批评、写检讨等等达不到实质上的惩戒目的。
这次,省招办在网上公布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违纪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号、学籍号、所在中学、所在考点、考试科目等,内容如此详细,就是为了警醒这些违规的学生。同时将作弊信息记入学生的诚信档案,也算是给学生一个不轻不重的教训。没有前车之鉴就不能警示后人,招办的这种作法,对减少以后考试中的失信现象,无疑是一支急救针。姓名方面,只公布了姓,未公布名。这样只有学校内部的人员才有可能了解具体的作弊学生信息,不存在侵犯学生的隐私,同时又让学生自己心知肚明,以后不敢再有作弊的想法。
作为学生,以后的路还很长,省招办的作法,是对一些学生不诚信现象的及时纠正。作弊可以补考,不影响正常毕业,但又记入个人诚信档案,作为失信的代价伴随考生一生,随时警醒其在以后的道路上别冒险,别犯错。虽然一旦记入档案,就意味着有了永远抹不去的污点,对学生今后有影响,但此举的作用利大于弊是显而易见的,对逐步纠正社会的失信现象也有深远的意义。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河南省招办在网上晒考试作弊名单,无疑是坚持诚信教育从小抓起,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