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樊纲:中国需防止政府信用滥用

来源:网络 2013-11-03 00:59:03

  2013年第九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11月1日上午召开了以“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为主题的产业金融峰会专场,上图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新浪财经 程祖灏 摄)  新浪财经讯 ...

2013年第九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11月1日上午召开了以“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为主题的产业金融峰会专场,上图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新浪财经 程祖灏 摄)

  2013年第九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11月1日上午召开了以“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为主题的产业金融峰会专场,上图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新浪财经 程祖灏 摄)

  新浪财经讯 2013年第九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11月1日上午召开了以“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为主题的产业金融峰会专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出席会议并发表精彩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主持人:下面演讲的是樊纲教授曹远征教授,樊纲教授演讲的题目是世界经济防患于QE退出的影响。

  樊纲:非常高兴再次参加金博会的论坛。我报了一个题目是关于世界经济放缓QE退出的问题,我会先就这个题目讲讲自己的看法,然后就金融开发、金融发展、金融监管的问题谈谈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最近一个时期议论比较多的美国QE退出的问题,世界也因为伯南克要逐步退出产生了很大的波动,金融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和美国政策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首先希望大家注意到一个问题,现在不仅是美国退出,新兴市场国家之所以现在承受的压力比较大,甚至出了一些问题,增长速度放缓外债汇率贬值,资金外流等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国最近两年都在退出。这里我们就回忆一下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情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比上一次要大得多,但这次和上次的区别是29年以后在大萧条时期产生了宏观经济学,凯恩斯发表了那本著作,有了宏观调控政策罗斯福新政,还有33年通过的法案,有了70年的宏观经济学的教育和发展,这次全世界的领导人和经济学家当危机爆发之后马上一致同意大家要采取宏观调控政策要拖住经济,所以G20全国各国的政要们一致同意要采取强有力的政策,要保持开放不要相互封锁。29年重要的教训就是这样的。各国都采取了宽松政策或者是财政刺激或者是货币宽松,我们是采取了强有力的,这个还不是四万亿,大家一说起来就是四万亿,其实这是两年的支出,而且四万亿原来就是为了支出的支出,真正的财政刺激政策是体现在财政上的,我们从1.9GDP的赤字升到了2.6%,其他的国家都是3%升到7%,我们真正大的是银行贷款,特别是一年增长了6万亿的地方融资贷款

  这就一下子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措施,应该说很快拖住了世界经济。那么世界经济没有恢复增长,稳定了下来,新兴市场国家都恢复增长以后,各国都要来退出,中国其实是第一个推出的,10年先是住房市场的政策推出,还有是年终的时候地方融资平台开始整顿,金融开始退出,下半年财政开始退出,中央的支出和地方的支出都出现了逐步的下调。其他的新兴市场国家到了11年底、12年初原来政策支撑的计划就逐步到期了,逐步也退出了。

  然后到了13年等于上半年美联储宣布美国要逐步退出,这时候对中国来讲我们已经退出两三年了,我们软着陆已经基本完成了,应该说今年上半年第二季度是软着陆到底的过程了。但新兴市场国家这几个金砖国家加上印度尼西亚几个大国他们正在退出的过程中美联储又来了一下子,他们正在放缓的时候。结果资金外流的问题出现了。所以要认识到一个情况,现在的世界上不仅仅是美联储的退出,这是危机后或者是后危机时代,各国退出宽松政策的一个过程。因此为什么全球经济会放缓呢?是因为大家都在经历这么一个过程。然后谁还没有退出?欧洲。日本在方兴未艾,安倍经济学在加大力度。但欧洲现在逐步逐步开始在稳定和平稳,因此不可能会加大,如果日本明年的通货膨胀达到2%,也逐步地减少宽松政策。

  第一,全球经济现在处在放缓的阶段是因为后危机时代大家逐步退出的过程,不是美联储退出。第二,欧洲、美联储、日本都没有退出,今后若干年内世界仍然会在一个退出的状态。因此,下行的压力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个我们要有思想准备,世界经济是在稳定下来,但是稳定下来又有一个政策的过程,我们要对这个过程产生的影响保持警惕。

  之后,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我借的我们的金融界不必爆炒这件事情,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小而且比较复杂,不是单向的一个负面的影响。第一,有没有影响?显然有影响。美联储一说要退出了,今年5、6月份钱荒过程有一个因素是外资流入从5月份的800亿一下子跌到了6月份的300亿,对货币供给会产生影响。第二,我们的经济因为退出最早,因此下滑的过程基本结束了,现在基本都稳定下来了,不像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正处在下滑阶段又来一个美联储的退出,我们基本已经完成了调整过程,经济已经开始逐步企稳,第三季度已经表明我们最低的已经过去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市场稳定下来,开始恢复增长,外资继续流入,三季度外汇储备一个季度又增加了1600亿美元,别的国家的退出我们的流入在增加,我们的货币在升值,升值的压力又来了,美国人又开始说中国操纵货币了,因为外汇储备增加很多。因为我们的情况跟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不一样,我们是最早退出,也是我们前两年一直论证中国软着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第三,还要看到一个重要的因素,伯南克反复宣称,而且相信这是他们的原则,耶文接手了以后不会改变基本的原则,他说我们要确保美国经济已经复苏到一定的程度后才可能退出。因此退出也许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但退出的前提是美国经济已经复苏到一定程度了。美国经济复苏对我们的外贸出口是利好的。这意味着其他方面对我们的影响开始转正了,开始有正面的影响了。这件事情才会发生,因此至少会抵消一部分的负面影响,所以综合起来看,我们是要密切关注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这次危机之后的各种政策的效果。我们要密切关注一件事情,但不要人云亦云的,一些分析家和媒体跟着世界上的一些说法,因为我们也是新兴市场国家,我们不要跟着讨论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

  金融的发展也是一个密切关注的领域,最近又出台了上海自贸区,大家也是很关注这方面的发展。我说确实应该用更加积极的态度,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方法来推动中国金融的发展,也确实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包括互联网金融和电商金融等一些新的,包括我们的各种社会融资新的方法,我们所谓的影子银行等等都在更多地发展,这时候也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我再讲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何发展,一方面是如何控制监管的风险。

  如何比较?第一,上海自贸区关于负面清单管理的思维方式很值得大家重视。实际上就是法制的经济,法制的基本的逻辑就是只要没有规定不可做,都是可做的。我不需要审批,你没有规定创新这个事情是不可做的,我就不需要审批,审批了怎么创新?你都知道了还算是我的创新吗?你都知道了还可以审批吗?还需要我的创新吗?这也不是说以前可以不把你列入负面清单的,如果事后发现你有各种问题的话,我们还可以建立新的规则,金融市场任何市场都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金融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都是管理方法经营手段和经营理念的创新。你只要没有事先规定这个问题还没有发生和讨论过,就不需要你审批,这会大胆地简化现在企业行为跟政府的博弈过程。使各种气死怪象能够实现,能够试错。我们有新的法规出台。所以,上海自贸区提出的概念也许金融国际开放怎么走确实很复杂,但是有市场经济制度,我们的企业发展的基本机制如果能够先行先试给我们建立一个样板的话,这个意义上各地都可以做,大家很嫉妒上海搞了自贸区,北京没有其他地区也没有,我们可以实行同样的原则。这个原则我想也是逐步一定要落实的原则,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需要大众的金融行为一定需要监管和逐步地看到过程中的一些风险,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但是对于小众的一些投资行为和金融行为,我们要看到它本身应该是一个当事人自己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问题,是当事人自己既然是小众的问题自己承担风险的问题,不能事事都要监管,这是我们对影子银行和社会融资新的渠道,有承担风险的能力,而且要知晓风险,必须提供信息,信息要尽可能完全。不能欺骗,这些都应该说是法律基本要保障的。但这个法律的基本的基础上是个人之间的、投资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我们要防止监管过度大众是需要监管的,包括互联网金融,因为千百万小投资者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一些社会保险和监管需要有新的制度创新,但对于像创投、大客户理财等等,主要的风险分担机制是契约机制,是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是建立在个人契约基础上的自由交易。之后大家承担各自的风险。现在可能随着各种社会融资渠道的发展,随着金融的多元化这些问题越来越多,大家可能看到里面有风险,但你怎么监管和监控怎么发挥各种金融手段金融渠道的作用就不能出现过度监管,这样才能是各种创新和金融方式能发展起来。这强调的是自由,强调的是创新,强调的是减少监管。

  第二,随着金融的发展我们要注意到它是有风险的。我想着重提两个现在可能要关注的风险,一个是所有金融体系和国家都要防的,我们在金融发展早期很容易出现的金融风险类似于庞氏骗局,这是一种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这个在我们发展民间金融初期我们相信多数还是认真地搞金融的但不否认连美国那样发达的国家到了2010年以后还出现了像麦道夫那样的庞氏骗局,更不要说我们早期的了,小众也可能发生,欺骗的话大众也可能发生,承诺高回报掩盖风险,这是我们要永远要防的,我塞金融发展的早期阶段更要防。

 

  第二是属于我们特殊的风险,我们现在更特殊一点,防止政府信用的滥用。特别是现在很多融资和信托以及一些社会融资渠道的投资的对象是政府项目,往往我们拿政府信誉来忽悠,觉得政府永远是可以还债的,地方政府不管是多么偏远的,但是就比较容易相信。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应该说我个人相信占很大比例的项目未来是没有问题的是能还债的。但现在建设的很多基础设施项目是为将来一百年、两百年的东西,我们没有用长期的政府债券来支撑,用的融资方式是银行信贷银行信贷基本是短期的,因此当还没有完全回升的时候,地方政府的很多项目是会出现还贷的问题的。加上有些地区因为我们是行政管理体制,有一些是经济未来的潜力是看不到的,但它仍然根据行政级别的划分要求占据一部分的资源投这个建那个那些是可能出问题的。也许按照今后的惯例,加上今后的保障措施,加上对大众、私人的投资,政府会实行保证。但对很多机构投资过去都没有保障,我们有过这种先例。地方政府当时的一些信托是关掉了的,一些大头仔着的资金也是没有保障的。所以地方政府的信用很多项目上是不能滥用的,这是阶级结构要思考的问题,考虑风险的时候要考虑到这是中国特殊的风险。我们有很多是需要改革的,逐步地把它划清,但历史上2000多年中央集权的体制,地方政府不是一级债务人,所以我们有《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融资,不许发债也不许向地方借款,所以出现了地方融资平台的事情,在这些没有界定的清楚是很模糊的至少不能滥用。现在有一个中央政府的最终的信誉担保但也不能滥用。我们等待着审计署最后的数据,这是一个特殊的风险。应该说现在很多融资项目在滥用,很多人在忽悠房地产项目那么或,这个大家还有一点辨别,有一些已经是过剩产能了,房地产如果提供了虚假信息这是属于商业诈骗的问题,但政府信用的东西是属于滥用的问题,你说不清到底是不是假的。有一些很模糊的地段需要警惕。金融永远是要发展同时要防范风险、控制风险的金融是有风险的,它的风险是系统性的会波及很快,之所以金融要严格地进行管理,各国发达国家在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我们也不可忽视风险。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创新,另一方面也要逐步地完善监管体制,在完善各种其他基本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逐步地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谢谢大家!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