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电信诈骗方式五花八门 警方支招四招防骗

来源: 法制网 2013-08-15 21:42:33

 “诈骗方式至今已增至四五十种。犯罪分子借助信息技术发展,快速更新诈骗犯罪手段,基本保持了每一段时间内总是有几种典型的诈骗方式获取较高的得逞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重案支队支队长高兆毅说。 ...

 “诈骗方式至今已增至四五十种。犯罪分子借助信息技术发展,快速更新诈骗犯罪手段,基本保持了每一段时间内总是有几种典型的诈骗方式获取较高的得逞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重案支队支队长高兆毅说。他介绍,目前较为典型的诈骗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网络诈骗:

  (一)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极具诱惑力的车、电脑、衣物等物品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 “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即以 “ 等方式骗取钱财。 (二)网络招工诈骗。借用某些知名企业名义通过网络发布招工信息,等受害人联系后以缴纳押金、保险、服装费等多种借口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

  (三)网络征婚、交友诈骗。

  (四)盗取他人QQ号码、MSN账号,以账号主人身份登录互联网,冒充受害人亲友诈骗。

  (五)炒股分红诈骗。犯罪分子制作虚假网页以证券公司名义发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以提供资金炒股分红名义,骗取股民将资金转入其账户实施诈骗。

  (六)网银升级诈骗。犯罪分子租用境外服务器,搭建与银行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站,通过群发网银升级短信诱使受害人登录假网站,输入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犯罪分子在后台获取这些信息后,迅速将受害人银行账户内资金转移。

  二是电话诈骗:

  (一)境内外犯罪团伙利用网络电话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

  (二)虚构消费退税诈骗。

  (三)虚构社保补贴诈骗。

  (四)冒充熟人诈骗。

  (五)虚构绑架实施诈骗。

  (六)冒充黑社会诈骗。

  三是短信诈骗:

  (一)邮寄包裹涉毒诈骗。犯罪分子群发手机短信,虚构事主邮寄包裹涉毒、涉枪等事实,并诱使受害人主动与犯罪分子联系,让受害人相信其包裹涉毒、身份被冒用涉嫌犯罪,再以保护资金安全为由让受害人将钱转到指定账户。

  (二)换账号汇款诈骗。犯罪分子群发“我手机没电了、卡坏了,或我原来的账号不用了,请把款打入此账户,××行,×××,用户名×××”短信,骗取受害人不加识别把钱款打入涉案账号。

  (三)银行卡消费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称受害人信用卡被刷卡消费或扣除年费,引发受害人的疑问,并诱骗受害人与犯罪分子联系,最终诱骗受害人将账户资金转入涉案账户。

  (四)子女出事诈骗。向受害人海量发送“爸妈,我的钱包手机被偷了或我出了点意外现在医院,等钱急用,请速汇款×××元到我的朋友×××卡上……”等信息,诱使受害人上当受骗。

  (五)高薪急聘员工诈骗。通过海量发送高薪招聘短信,一旦受害人与其联系,“预收服装费、即以 面试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六)提供低息贷款诈骗。以贷款公司名义向受害人手机上发送低息、无需担保贷款短信,诱使一些企业和个人急需周转资金的心理,以低息贷款诱人上钩,然后以预付利息名义骗钱。或要求受害人新

  开银行账户,骗取密码与涉案手机绑定,要求受害人

  存入一定金额资金“验资”,通过网银转账实施诈骗。

  四是信件诈骗:

  (一)PS淫秽照片诈骗。犯罪分子先在互联 网上获取受害人个人照片,再通过软件与淫秽照片合成,以向纪委等部门举报相要挟,要求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户汇款。

  (二)中奖诈骗。通过发布中奖信息,诱使受害人与犯罪分子联系,再以需先交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高兆毅说,不管骗子行骗花样再多,只要提高警惕,就能避免上当受骗。为此,他列举了防骗四招:

  一是拒绝诱惑、远离诈骗。广大群众要深知“天上不会掉陷饼”,中奖、退税等好事不会无缘无故降临。因此,对陌生人用电话或手机短信发给你的信息一概不予理睬,这是防范诈骗的第一道防线。

  二是当面咨询、沉着应对。电信诈骗是一种虚拟引诱,受害人一般有较充裕的时间来应对。因此,对于事主实在不放心,想探明究竟的“信息”,可以直接拔打110询问,或到银行、税务、电信、公安等机关当面咨询。只要沉着应对,处置得当,完全可以避免被骗,这是防范的第二道防线。

  三是涉卡转账,立即停止。不管犯罪分子编造各种理由,最后都殊途同归,诱骗受害人进行银行卡转账,其本质就是银行卡诈骗犯罪。不管什么理由,当要你提供银行卡号、密码或在ATM机上转账操作时,应当猛然醒悟,停止操作,捂紧钱袋,这是防范诈骗的第三道防线,也是防止被骗的最后底线。

  四是相互提示,共同预防。亲戚朋友间要相互提示,相互宣传。针对此类案件中老年人被骗较多的现状,年轻人要及时做好家中老人的宣传防范工作,提醒、告诫老人接到电话,收到短信,只要是不了解、不熟悉的人和事,均不要理睬,以免被骗。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卡号后4位泄露或被盗刷


网络 2014-01-23 13:42:22

警方揭秘电信诈骗常用伎俩


网络 2014-01-15 17:43: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