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个人信用“无心之失”能否适当宽容?

来源:金融时报 2012-04-13 23:00:42

个人信用报告是全面记录个人信用活动,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文件,其受重视程度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日俱增,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经济身份证”。一份完美的个人信用报告有利于个人申请银行贷款、办理信用卡等经济活动;相反,不良

   个人信用报告是全面记录个人信用活动,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文件,其受重视程度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日俱增,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经济身份证”。一份完美的个人信用报告有利于个人申请银行贷款、办理信用卡等经济活动;相反,不良的信用记录将会成为制约个体经济活动的“紧箍咒”。

  笔者在河南省滑县调研时发现,一些银行网点在办理个人贷款时,申请人信用记录中不能有一次逾期;在办理信用卡业务时,申请人24个月还款状态不能出现一个2(逾期1―60天)或是2个1(逾期1―30天)。

  以个人信用报告为基础,严格控制贷款风险,对于银行稳健经营、提升资产质量有重要作用。但是,金融机构对部分客户信用报告中的负面信息也应理性对待,不可“一棒子打死”。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客户信用报告中出现的负面信息并非恶意违约,有的确实是“无心之失”。笔者归纳如下:一是信用卡未激活欠缴年费或透支消费没有按时足额还款付息;二是按揭贷款没有按期足额还款;消费贷款等贷款的利率上调,仍按原金额支付月供而产生欠息逾期;三是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时,第三方没有按时偿还贷款;四是手机号停用后,没有办理相关手续,欠话费或月租费,无法及时收到还款信息;五是还有些是因为个人身份遭到他人冒用或者银行出错导致出现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六是借记卡资金不足被全额罚息,最后还款日还钱却逾期。

  对于以上的这些状况,金融机构应该给客户说明情况的机会。只要客户能够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金融机构完全可以“网开一面”,而不是草率对待。

  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金融机构应该切实履行告知义务。金融机构作为经营者应该承担起更多的提醒信用风险的社会责任,在将不良记录提供给征信系统前,应该建立善意确认制度,以书面形式及时告知当事人,给当事人提供异议和申辩的机会与渠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的公正性,这样的个人征信档案才能让人信服,从而真正有助于建立一个诚信的社会。

  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金融机构在保障自己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应该更多地为客户服务提供多方面的便利。比如账单及时性问题、关于还款的提示问题,对于超限范畴使用信用卡的提示。这些内容如果做到消费者可以透明的消费、透明的接受服务,效果将会更好,而不要因为签了协议就一了百了,不再提示了,因为有些业务属于长期协作关系,中间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需要银行作为专业的机构予以提醒。

  征信中心对于信用报告使用应出台一个指导办法,指导商业银行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公平竞争。由于征信管理条例至今未正式出台,征信系统关于信用评分、信用评级功能未及时跟进,导致各金融机构在办理资产业务时根据系统内规定或本单位规定人为设定、抬高准入“门槛”,加大客户资金的使用成本。

  个人要不断提高诚信意识。随着信用体系扩大、完善,信用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涵盖面越来越广泛,信用档案不仅涉及个人“经济生命”,更关乎人的尊严、信誉、道德,不能有丝毫的轻率。个人要养成定时查询信用报告的习惯,诚信做人,给自己的“经济身份证”构筑安全屏障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斩断那些伸向孩子们的“黑手”


新华网 2018-09-28 16:48:37

欠钱人没有财产,就不起诉了?大错!


北京才良(杭州)律师事务所 2018-06-14 10:11:05

诚信到底值多少钱?


网络 2014-10-12 23:23:25

地方债,信用评级“准”吗?


网络 2014-06-30 15:06:3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