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退换麻烦、快递太慢……随着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临近,近日,我省众多年轻网友纷纷讲述在网购中遭遇的被“坑”经历 网购三大焦点问题:次品泛滥、售后难寻、快
虚假宣传、退换麻烦、快递太慢……随着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临近,近日,我省众多年轻网友纷纷讲述在网购中遭遇的被“坑”经历
网购三大焦点问题:次品泛滥、售后难寻、快递不快
前几天,河北师范大学大四女生牛静在一个知名购物网站看上了一些饰品。从商家贴出的图片看,这些饰品不仅样式新颖,价钱还十分便宜,因此她一下子就买了十多件。苦等一个星期,货终于送到了学校。打开包装一试,牛静就气坏了:“戒指戴上去磨手指头不说,毛衣链还是断开的。”
跟商家联系后,虽然商家表示愿意退换,但牛静最终还是放弃了维权。“商家让我出来回邮费,商品总价30元,运费就得20元,太不值!”牛静说,自己以前也经历过这种情况,买的东西价钱高还值得换一回,像这样的只能自认倒霉。而像牛静一样,我省不少网友在3·15到来前夕也在网上讲述了自己遭遇的网购被“坑”经历。网友们还专门总结出了网购三大焦点问题:次品泛滥、售后难寻、快递不快。“去年以来,我省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投诉量激增。”3月14日,省消协投诉与法律事务部主任吴惠卿告诉笔者,随着网上购物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我省关于网购方面的消费者投诉案件也正在与日俱增。“大部分网购投诉以虚假宣传所引起的退换货问题为主,同时也有关于快递公司、欺骗、诈骗等相关的投诉。去年关于网购的投诉占到了全年投诉总量的10%以上。”
专家提醒网购须谨慎
网购投诉量缘何激增?“关键在于网购的盲区太大!”吴惠卿认为,目前国内的网络消费市场,从网购商户、网站到网络电子汇款再到快递公司、消费者等,整个网购产业链还不够成熟,存在很大的监管盲区。“同时,很多年轻消费者常常因为一时冲动就网购,网络消费的行为缺乏理性,这也给很多不良商贩提供了可乘之机。”“目前对网购投诉的处理,依然面临诸多难题。”采访中,吴惠卿告诉笔者,目前最主要的难点,是难以找到被投诉对象。“因为网购多是远程购物,网络卖家的地址很多都是在省外,加之网络卖家的流动性大,很难找到消费者投诉的卖家具体地址在哪儿。”吴惠卿介绍说,“好多网络商家都是临时租居民住宅,有一次,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对本地消费者意见比较集中的一家网店进行调查,一开始还能找到卖家,几次协商无果后,商家竟然退房消失了。”
为此,吴惠卿建议,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理性消费。“尽量去正规网站、信誉好的网店消费,并保留好购物凭证,以便为日后维权提供必要、合法的有效依据。”
■相关
工商总局出台意见规范网络团购
据新华社电 近年来,我国网络团购经营活动发展迅速,用户总量和交易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交易形式。但是,由于网站主体良莠不齐,也出现了消费欺诈、以次充好、虚报原价、虚报人数、“霸王条款”、抽奖舞弊、售后服务无保障、维权困难等问题,相关的消费纠纷和投诉急剧上升。
针对网络团购的特点和消费投诉中反映出的热点问题,“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团购经营活动管理的意见》。
意见规定,团购网站经营者应承担以下七项责任义务:对团购商品(服务)供应者的经营主体资格和团购商品(服务)质量建立审核制度;以合同形式明确与团购商品(服务)供应者、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团购商品(服务)供应者商业秘密和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不正当竞争行为禁止;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记录、保存交易信息;规范团购促销活动。
意见同时要求各级工商机关,要把好网络团购市场准入关,督促团购网站切实履行责任义务加强网络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加大对各类网络团购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团购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