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血荒”犹可补“信任”如何救

来源:广西日报 2012-02-29 12:11:28

一边是等待用血的病患,一边却是日益枯竭的血源。 “血荒”实质上反映的是“信任荒”问题。公众献血积极性不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无偿献血事业信任不足,由于血液管理机构的运行不透明,缺少监

    一边是等待用血的病患,一边却是日益枯竭的血源。

    “血荒”实质上反映的是“信任荒”问题。公众献血积极性不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无偿献血事业信任不足,由于血液管理机构的运行不透明,缺少监督机制,加上近期一些关于血液中心的负面信息,更是加剧了人们的不信任。

    “信任缺失”已成为无偿献血的最大“瓶颈”,公众呼唤公开、透明的献血制度。

    公众会有这样的设想:既然血站和采血点基本都是公益机构,是非营利的,那么也就完全可以把血站的财务状况和用血情况向社会公布。血液管理部门信息公开,工作透明,让公众知晓献血、用血的每一个步骤,在一个信息多元化的社会,这样做十分重要、十分必要。

    因此,谈到“血荒”时,在道德倡导之外,在简单地归结为季节性问题的同时,血液管理部门也应反思,是否应进一步增强为公众服务、向公众公开等方面的意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诚信将跟升学就业挂钩


互联网 2017-07-04 15:00:41

盘点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看点


中新社 2016-03-07 15:25:56

2014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隆重召开


中国经济网 2014-04-21 23:34:00

川大女博士信用记录“被不良”贷款买房差点黄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4-01-16 13:41:2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