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弱市中,开发商为了加快销售进度,只得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来撬动市场需求。不经意间,花样各异的低价陷阱接连出现,故在此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购房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当心开发商设置的低价陷阱。 低价陷阱不得不防 市场仍然处于极度低迷
在弱市中,开发商为了加快销售进度,只得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来撬动市场需求。不经意间,花样各异的低价陷阱接连出现,故在此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购房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当心开发商设置的低价陷阱。
低价陷阱不得不防
市场仍然处于极度低迷状态,为了能够激起购房者的消费欲望,部分开发商在促销方面开始无所不用其极。
本刊记者了解到,为了达到快速回笼资金,有开发商偷换概念,比如宝山某项目就以“17万元圆住房梦”的噱头来误导购房者,而其实购买之后,只是拥有一定年限的租住权。也有项目打出“中环,12000元/平方米的房子还有木有?”的广告,这样的价格的确能够让购房者的心跳加速,但该项目实际售价为22500元/平方米左右。再比如,有项目号称西上海板块售价最低的地铁楼盘,售价5980元/平方米,但事实上该项目所在区块属于昆山,与上海没有一点关系。
各种各样的促销方式粉墨登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吸引购房者的注意,如果有购房者被广告所打动,开发商肯定会为此窃喜不已。在调控不见松动的前提下,当前市场陷入深度低迷,包括万科、金地、龙湖、恒大等大型房企早已开始采用降价促销方式,以量换价。这是市场能够普遍接受的方式。但是记者遗憾地发现,有部分开发商还是没有拿出足够的诚意,它们在价格方面大做文章,布下陷阱,让不明就里的购房者上当。
在此提醒购房者,在弱市购房,一定要特别留意低价陷阱,做到理智消费。对于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价格特别具有吸引力的项目,要了解其价格低廉背后的原因,而如果仅仅只是冲着低价而去,极有可能“吃药”。
见招拆招识破陷阱
如何识别当前市场上的低价陷阱呢?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低价陷阱主要有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等等形式,为了让购房者更为直观地了解这些陷阱,记者将目前已经出现在市场上的五大现象一一罗列出来,以供参考。
玩噱头误导消费者
广告内容让人雾里看花,存在误导嫌疑。
【典型案例】17万元就能在上海买房子!?近日,不少上海市民看到了这样一则广告,大意为:17万元助你在上海圆住房梦。据了解,广告上的楼盘位于宝山区真华路上,是一个酒店式公寓项目,虽然这个房子面积不到30平方米,不过计算下来每平方米不到6000元。而实际上周边商品房的售价已经在2万元/平方米左右,初看之下确实很合算。但联系开发商之后得知,原来这套房其实是出租18年。
【见招拆招】很显然,该项目出售的是出租权,因而根本无法实现住房梦。按照上海市相关规定,只有非独立成套的住宅才能出售使用权,显然,上述项目不符合这样的规定。另外,从表面上看,一次性支付18年的房租,锁定房租上涨的空间。但是开发商却将原本要分18年收回的资金一次性收了回笼,提前回笼了资金用于其他地方,赚取了更多利润。实际收益一方其实是开发商。
内部认购存在风险
内部认购与规定的销售程序有出入,存在潜在的风险。
【典型案例】近期全国各地楼市销售冷清,南京的楼盘金浦名城世家尚未开盘,内部认购仅2天,就已经销售近七成,开发商更是信心满满的表示一周内肯定卖完。该内部认购楼盘售价在14000元/平方米左右,与之前公开销售的房源相比便宜了不少。而由于面积小加之总价在100万元左右,颇受刚性需求购房者的欢迎。
【见招拆招】内部认购的优势在于认购价较普通公开发的的商品房价格要低廉,许多购房者因此对于这类楼盘趋之若骛。然而,内部认购的楼盘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不允许公开发售,可是在利益驱使下某些开发商明知不能为而为之,以“内部认购”的幌子进行着小规模的销售。购房者购买了这样的商品房在法律上得不到任何的保护,一旦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那么购房者将面临钱财损失追讨无门的尴尬局面。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购房者还是通过正常途径选择房产更为安全可靠。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