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银行拟将信用保险引入债市

来源: 中国证券网 2012-02-23 13:25:24

鉴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企业信用下滑呈现扩大趋势,近期个别商业银行开始与保险公司合作,计划将信用保险业务逐步引入信贷市场,预计初期将以小微企业贷款为主。显然,这种银保业务在西方金融市场已经相当成熟,早已成为信用市场的常规性业务,移植到国内

  鉴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企业信用下滑呈现扩大趋势,近期个别商业银行开始与保险公司合作,计划将信用保险业务逐步引入信贷市场,预计初期将以小微企业贷款为主。显然,这种银保业务在西方金融市场已经相当成熟,早已成为信用市场的常规性业务,移植到国内市场应该一点也不困难,因此非常值得大力推广。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对于商业银行则可有效对冲信用风险,对于保险公司则可以拓展业务范围,增强盈利点;对于信用市场则可以完善信用定价体系,丰富信用产品工具等等,是个多赢的局面。

  同样的道理,从信贷市场延伸到信用债券市场,如果债券市场面临信用风险,信用保险能否作为化解这场危机的手段之一而被引入?对于这个观点,我持肯定意见。各金融机构同质性经营导致风险对冲手段单一,已经成为阻碍国内信用市场发展最大的弊端,特别是当资本与信用风险计量挂钩被引入经营体系之后,这个弊端越发明显,仿佛一夜之间冒出了无数的风险厌恶型投资者。针对这个弊端,很多人提出了无数的意见,比如说建立垃圾债市场,不过我认为扩容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弊端,现在连评级AA以下的债券都被投资机构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所排斥,何况更烂的垃圾债;信用衍生工具被无数次叫“雄起”,但不要忘了金融工具是需要建立在基础资产这个层面上的,目前国内信用市场上二级交易量与存量存在明显的不匹配状况,基础资产总量不小但交易不多,这显然不利于信用衍生工具的推出。

  所以,我认为要解决这个弊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信用在不同机构之间流动起来,通过这种流动来分散信用风险。银保业务引入债市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它可以作为信用风险在银行与保险之间流动的桥梁,同时更深一层次的意义是之后还可以把这种模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全国首家独立第三方社会信用平台正式运行


中国日报网 2016-03-15 15:01:00

贷款利率松绑或拉低信用债整体资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3-07-30 21:56: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