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春节将至短信诈骗花样翻新 律师提醒须防上当受骗

来源: 中国江西网 2012-01-16 18:00:42

“随着春节到来,利用手机短信进行银行卡诈骗的案件又有出现的苗头,并且诈骗短信花样翻新,更具欺骗性。他们或者打电话威胁敲诈,或者发短信骗钱。大家遇到这种情况须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必要时要紧急报案”今天上午,上海

 “随着春节到来,利用手机短信进行银行卡诈骗的案件又有出现的苗头,并且诈骗短信花样翻新,更具欺骗性。他们或者打电话威胁敲诈,或者发短信骗钱。大家遇到这种情况须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必要时要紧急报案”今天上午,上海艾帝尔律师事务所王玮律师对记者这样说。在使用银行卡时,要认真阅读有关银行卡使用说明和安全防范要求,掌握基本的用卡常识,并保管好银行卡及密码,不要对外泄露银行卡信息。

  元旦放假期间,北京某出版社的徐先生接到一个短信,短信内容为“亲啊,咱们第二期班费是每人5000元,用于毕业时和毕业后的班级活动,请各位同学务必于1月16日前汇出,预期要收取滞纳金额。嘻嘻。户名赵旭。开户行,工行北京海淀区支行北京大学分理处,号622202020006897596,注意汇款后,务必短信通知赵旭,李昂!”徐先生分析说,这类短信属于新型短信诈骗内容,主要针对各大高校的mba总裁班等企业家学生,如果在北京大学读总裁班或者类似课程的企业家就很容易上当受骗,由于自己在北京工作,一直想读MBA或者大学再教育培训课程,但还没有报名,收到短信后,徐先生马上反应到这是一条诈骗短信。因此没有上当汇款,但难免有北京大学的相关企业家学生上当。

  律师说,春节前通过手机进行诈骗的骗子活动猖獗,他们的伎俩一是恐吓敲诈,二是通过短信骗钱。大家应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对于此类电话、短信,不要怕,不要相信,避免上当受骗,必要时报警。同时,电信运营商、银行、执法部门应加强合作,加大对此类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因此,律师提醒:如果被骗,受骗人要及时记下诈骗犯罪分子的电话号码、电子邮箱、QQ号及银行卡账号等,记住犯罪分子的口音、语言特征和诈骗的手法经过等,并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和追缴被骗款等。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