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话题,几乎每一个人都熟知。五年前,张三在某地买了一套房,花了36万元,现在涨到84万元了;李四去年在某地买了一套房,4000多元一平方米,现在涨到5000多元一平方米了……这些故事的主角,至今没一个购房
有一个话题,几乎每一个人都熟知。五年前,张三在某地买了一套房,花了36万元,现在涨到84万元了;李四去年在某地买了一套房,4000多元一平方米,现在涨到5000多元一平方米了……这些故事的主角,至今没一个购房亏损的。所以,在股市、基金、期货等不确定因素加大的情况下,许多人将投资转向了购房,并视之为长线投资的安全选择。
其实,任何市场的涨跌都不会呈一条直线,再好的市场都会有一个阶段性峰值。对于楼市,这个峰值就是拐点。拐点在哪里?任何权威机构、任何专家学者,都不会确切地告诉大家拐点在哪,因为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分散的经济数据中,捕捉一些楼市的未来趋势,以便谨慎调整投资策略。
近期,有两大前兆提醒我们,投资性购房该谨慎了。许多人都觉得数字很枯燥,但在这里,我们不得不用数字来加以分析。
一个前兆是: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100.41。这是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这个指数简称国房指数,是国家统计局在1997年研制并建立的指数体系,它针对房地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综合量化,来反映市场情况。国房指数以100为临界值,大于100为景气空间,低于100则为不景气空间。今年以来,逐月下跌后,到9月份至100.41,说明已经逼近不景气空间。
另一个前兆是:14城市上调首贷利率,幅度最高达50%。从某种意义上说,银行是最现实的投机商,而且这个观点可能不会有多大争议。14城市银行为何大幅上调房贷首贷利率而将人拒之门外?难道他们有钱不想赚吗?不,他们更多地在顾虑市场风险,美国次贷危机的沉痛教训任何金融巨头都不会忘记,一旦房价下跌,银行便成直接受害者。而且,各银行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智囊团在研究和预测市场,他们上调首贷利率,有的还将首付比例提高到60%,这无疑表明,银行已开始升级房贷风险防范措施。
两个前兆表明,投资性购房并非投资风险的避风港,在经历持续多年的只涨不跌之后,跌下来也是很有可能的。抛开预测准确性不讲,我们来看两个前兆对房地产的现实影响,也足以说明投资性购房该谨慎了。
国房景气指数已经逼近不景气区间,一旦指数继续下跌,就会放大不景气的负面信心,房价只要一出现下跌拐点,人们习惯性购房心态是“买涨不买跌”,无限期等待机会“抄底”,这个底,便成楼市无底深渊。到那时,你买到手的房子,出手会很困难。同时,首贷利率和贷款比例调高,最直接的影响是,那些有刚性购房需求(买了居住)的人,也将面临更高的购房门槛,同样导致你买在手里的投资房出手难度加大。
当然,强调投资性购房风险,并不是说就不能进行购房投资了,这需要根据个人的资产总量、风险承受极限等,来确定资产的投资配置。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