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公务员局表示,公务员录用考试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而不是仅仅看重笔试和面试成绩。考生政治品德不良,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将不得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局的一番表态让今年的“国考&rdqu
近日,国家公务员局表示,公务员录用考试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而不是仅仅看重笔试和面试成绩。考生政治品德不良,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将不得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局的一番表态让今年的“国考”多了一重“德”的色彩,对此,很多人都显得乐观:因为公务员就是未来的国家官员或者高官,录用时对他们的品德进行考察,这无疑有助于整个官员体系变得更加健康、更加有效率,也有助于官员贪污腐败现象的减少。但笔者并不感到乐观——如何界定考生的品德、社会责任感和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这种界定方式的标准又是什么?界定者又由哪些人组成?“淘汰者”若对结果不服又将找谁上诉?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标准,那么开启“品德”的同时是否也相应开启了另外一扇“后门”?
国家公务员考试因其考试规模之大、涉及人数之多、竞争之激烈,被人们称之为“国考”;“国考”不仅是国家选拔新鲜、后备官员干部的重要渠道,也是很多高校学生、社会工作者就业的重要选择,所以,每次“国考”录用标准的细微变动总会牵动数万人的心。从国家和人民的角度来讲,注重“国考”考生的“品德”考察无疑是正确的、进步的,这将有利于改变中国整个官员体系的风气与素质,从而使这一体系发挥出它最大的活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对于国家形象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
然而,相对于客观公正的笔试、面试而言,品德考察显得比较主观化,不确定因素太多。如果只是简单的宣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考生政治品德不良,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将不得录用为国家公务员”,而不同时出台相应的量化制度、措施,那么这样的宣布不仅显得毫无意义,还会给原本形象较好的“国考”带来负面影响。
由此,也许我们该反思,为何“国考”注重品德考察之举反而会招到我辈的质疑与“不感冒”?当我们想全面评价一个人的品德时,我们却无从下手,或者即使得到了评价,也不太敢相信它的真实度;这不能怪考察者的考察能力不够,也不能怪“品德提供者”的公信力不强,归根结底——国民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已经滞后。国民诚信体系亟需建立与完善,它与经济建设并不矛盾、也同样重要,只有它得到建立与完善,“国考”重德的出现才不会让其显得尴尬、狼狈。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