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海底捞会被媒体打败吗?或引发企业信用危机?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1-08-24 13:42:46

昨日,有媒体曝光海底捞骨头汤和饮料是兑的,引起渲染大波。而后,从海底捞官网声明看到,海底捞承认骨头汤及饮料确系勾兑。一向形象良好的海底捞也陷进去了。结果会如何呢?公众愤怒的是勾兑?是欺骗?还是对食品安全的无奈?对海底捞的期待破灭?

  昨日,有媒体曝光海底捞骨头汤和饮料是兑的,引起渲染大波。而后,从海底捞官网声明看到,海底捞承认骨头汤及饮料确系勾兑。一向形象良好的海底捞也陷进去了。结果会如何呢?公众愤怒的是勾兑?是欺骗?还是对食品安全的无奈?对海底捞的期待破灭?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对媒体表示,海底捞隐瞒产品信息,涉嫌欺诈。

    媒体爆料

    昨日,有外地媒体曝光指出,知名火锅连锁店海底捞的白味汤锅以及饮料,包括柠檬水和酸梅汤等均是冲兑而成,并统一要求服务员避谈汤料以及饮料的成分。<<<详细

    记者就访

    记者致电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其负责人坦陈白味汤锅和饮料确系冲兑而成,但表示所有的原料配比均严格按照总部的要求配置,采用的原材料均来自于通过ISO资质认证的大厂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并没有人为地“隐瞒”。记者来到了位于南京中山南路上的海底捞餐厅,南京“海底捞”承认骨汤勾兑。海底捞翠微店顾客依旧盈门,锅底配料保密生产厂家可查。 <<<详细


    海底捞回应

    海底捞公司官网声明称:“海底捞的白味汤锅、柠檬水及酸梅汤均由带有合格资质证明的正规厂家给我们提供原材料,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进行索证、索票,操作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各个门店按照总公司标准统一规定的配比和比例进行配制。我们按照国家添加剂公示的要求进行了公示及备案。”海底捞公关部经理曹静表示,骨头汤是购买的浓缩骨膏加水兑制而成,骨膏是用骨头汤熬制的,“市民买的酸梅晶,买回家后也要用水冲开,我们做的就是这个还原工作。  <<<详细


    专家解释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海底捞在京门店率先公布“食品添加剂明细”,包括海鲜酱、海底捞豆花等共10种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了食品添加剂。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添加剂的用量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海底捞的食品材料有百余种,没有公示的食品意味着未使用添加剂。

    海底捞公司公共关系部经理曹静称,媒体报道和公众认识存在一个误区,其实勾兑并不等同于添加剂,所以没有在公示的范围中。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一名教授称,现在的食品行业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是原料熬制的,所以勾兑在餐饮行业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行为,从食品加工的角度来说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关键是要看原材料的成分,里面是否含有有害成分、违法添加物等。”他表示,如果原材料中不含有害物质,那么勾兑出的汤自然也是无害的。

    网友评论

    韩志国:【海底捞:一个神话的破灭】海底捞曾以独特经营方式备受推崇,《海底捞,你学不会》也雄踞畅销书前列。谁也没有想到,海底捞的骨头汤和饮料都是冲兑的,而且给新员工培训时,会讲授如何回避向客人回答汤料和饮料的成分。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对媒体表示,海底捞隐瞒产品信息,涉嫌欺诈。

    出汽球:海底捞有宣传过自己的锅底是熬制的吗?瞎期待什么呢?人家的卖点是人类不能阻挡的贴心服务,不是骨汤锅底。//石一龙:一个知名的经济学家,在微博上如此指责海底捞,真是相当令人失望。很明显,海底捞作为一家火锅连锁企业,已经做得相当好。无论是菜品还是服务。作为顾客,我相信海底捞真诚的声明。

    Kelly_Lee_Kelly:树大招风,一点不假!服务是一流的,汤料和饮品本来就要调兑的呀,怎么会是欺诈呢!而且去海底捞一般都会喝兑好的酸梅汁,豆浆啊!

    教主Hattie:海底捞,味千,DQ,KFC事件的处理方式如出一辙,培训员工时回避汤底和饮料是勾兑而成,负面新闻爆出后即发表声明“冲兑属于正常食品操作工艺”。中国人苏丹红三聚氰胺都不怕,冲兑自然也可以接受。只是这“我从未说谎可也从不诚实”的态度,绝不是“人类不能阻挡的”企业所应持有的态度。

    北郊老林:海底捞是否欺骗消费者是一回事,怎么制作菜品是另一回事。食品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好吃,能摄入基本营养。老林从不关心勾兑和添加剂,只要在现有科学认知范围内安全就好。有的人对“化学”无比仇恨,对“天然”极度崇拜,这是对科学的怀疑过度,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不是科学,而是万恶的社会。  <<<详细
 
   相关:餐饮大牌纷纷陷入“勾兑门”

    还有多少“勾兑”食品?如果在百度上输入“勾兑”两字,相关搜索结果为约1630万个,除了白酒的勾兑工艺技术外,很多都是“勾兑浓缩果汁”、“勾兑豆浆”、“勾兑醋”、“勾兑香油麻酱”等,而这些都不该是勾兑的食品。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欠钱人没有财产,就不起诉了?大错!


北京才良(杭州)律师事务所 2018-06-14 10:11:05

食品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网络 2015-05-29 00:52:29

诚信到底值多少钱?


网络 2014-10-12 23:23:25

企业环境信用评级为何难亮红牌?


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4-03-27 11:07:39

个人信用信息未有效保护 谁之过?


河北新闻网 2014-03-10 12:50: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