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引起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格局变化的力量来自哪里?
来源:网络
2011-08-24 13:36:41
近十年来,国际信用关系发生了明显的格局转换。新兴经济体整体上由国际信用关系中的借贷者演变为债权人,而发达国家成为它们的债务人。截至2008年底世界外债总量约为61.1万亿美元,发达国家的外债总量约为55.8万亿美元,占有了国际信用资源的
近十年来,国际信用关系发生了明显的格局转换。新兴经济体整体上由国际信用关系中的借贷者演变为债权人,而发达国家成为它们的债务人。截至2008年底世界外债总量约为61.1万亿美元,发达国家的外债总量约为55.8万亿美元,占有了国际信用资源的91.3%。2008年发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的债务负担进一步飙升,一些国家徘徊在违约的边缘。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资本不仅长期以来收益率极低,还因金融危机的爆发面临着债权大幅度贬值和国民财富化为乌有的危险。由于当前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格局无法客观准确地揭示风险,使债权国的利益遭受损失,国际债券债务关系的新发展是推动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格局变化的内在动力。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8-06-04 14:46:35
中国金融家
2018-04-28 09:37:07
发现(智库版)
2018-03-22 09:42:04
发现(智库版)
2018-03-07 14:10:40
中国新闻网
2016-01-19 1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