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连平:以审慎平衡应对欧美主权信用风波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1-08-18 10:27:32

受最近美国和欧洲主权信用评级下调风波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最近出现剧烈波动。未来趋势如何、对我国会有哪些影响、我们应采取何种对策,是各方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此谈些看法。   对欧美主权信用评级   风波性质及未来趋势的研判   从根源

 受最近美国和欧洲主权信用评级下调风波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最近出现剧烈波动。未来趋势如何、对我国会有哪些影响、我们应采取何种对策,是各方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此谈些看法。

  对欧美主权信用评级

  风波性质及未来趋势的研判

  从根源上来说,当前欧美主权评级危机是2008年次贷危机的延续,而不是所谓的第二次金融危机。在次贷危机治理过程中,政府通过国有化、提供担保、增加财政支出等方式将私人部门的债务风险转移到政府部门。从而在私营商业机构经营状况有所好转的同时,政府部门的信用风险逐步积累,最终因各项债务指标恶化,导致标普下调对美国主权评级。

  静心地观察,目前的政府主权信用评级风波与2008年次贷危机时有所不同。当时是以民间商业金融机构风险为主,房地产、金融信贷体系的泡沫较为明显。而目前的危机则主要由政府过度负债、主权信用风险增加所致。考虑到政府抵御风险,转移风险的能力要远高于企业、金融机构,因而不太可能造成主要国家政府机构的破产清算,相关各方的利益不会受到直接冲击。

  尤其是美国和欧盟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等各项指标总体上都处在较为合理和低风险的状态,风波的冲击尚不至于将金融业推向类似于2008年的险恶状态,风波的影响将随着时间推移而会逐步有所弱化。

  对于未来趋势判断,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证券市场震荡波幅将逐步平缓。8月11日三大评级公司辟谣,维持法国AAA评级,评级展望为稳定。市场进一步下跌的压力得到缓解,预计未来全球证券市场震荡将可能渐趋平缓。当然不排除会出现新的传言或局部问题,但影响会小于已出现的冲击。

  二是政府评级再现下调的可能性降低。标普调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后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美国政府反应强烈,社会各界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未来评级公司的评级变化将会较为审慎。针对英、法、德等大型发达经济体评级下调的可能性较低,但也不排除少数债务压力较大的高评级小国可能会被下调评级。

  三是大宗商品市场分化现象可能出现反向波动。在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具有避险功能的黄金等贵金属市场、美国国债市场价格上升,而与实体经济复苏相关的石油、金属等大宗商品则出现连续下跌。未来随着市场状况的逐步稳定,黄金市场可能出现回调,而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有所回升。

  四是美国金融业不太可能出现较大危机。目前美国经济体并不存在次贷危机前那样明显的泡沫,从2008年初至今,美国金融部门的杠杆率(总资产/权益)已从60倍以上下降到目前的30倍左右,低于30年来的历史平均杠杆水平。次贷危机之后,巴塞尔III协议逐渐被各国银行业接受并采纳,原本普遍接受的许多次级债务被剔除出补充资本的行列,全球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和资本质量有所提升。

  同时,由于微观经济体复苏较慢,即便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银行业房贷意愿较低,仍普遍执行较为严格的借贷标准,与次贷危机之前超宽松的借贷环境有天壤之别,因而即使市场剧烈动荡,新增大量银行坏账的基础并不存在。

  五是美元汇率短期可能出现反弹,但中长期贬值的趋势不变。由于欧盟和日本经济同样存在巨大债务风险,且抵御风险的能力要弱于美国,市场对美债的避险需求攀升可能会在短期内推高美元需求,从而导致美元反弹。而中长期美元泛滥导致的美元贬值趋势则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六是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较长的时期,不排除再出QE3的可能性。伯南克的讲话已经明示超低利率政策将维持到2013年。目前推出QE3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但QE3仍面临美国国内通胀压力增加、前期政策效果有限等因素的制约。

  欧美主权信用评级风波

  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金融国际化水平已经很高的情况下,这场风波必然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评级下调直接冲击中国外储中美元资产部分。目前中国是美元国债的最大持有者,目前中国是美元国债的海外最大持有者,共计持有约1.16万亿美元,占比高达8%。此外,中国目前外储中美元资产比例高达71%,其中包括同样被调降评级的3000亿两房债券。综合来看,美国主权评级下调将会对中国美债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

  再考虑到美元存在长期贬值的风险,美国国债及美元资产长期缩水的可能性较大。单一美元资产比例过高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外储安全的首要风险。同时由于中国外储规模过大,按照传统模式在金融市场买卖操作极易引发“跟风示范效应”,造成“买啥啥涨”的不良影响。如何使我国外储在中长期内实现保值增值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2、评级下调可能会推动国际短期资本快速流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加大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目前以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仍处于高增长高通胀并存的“双高”阶段,货币政策普遍以紧缩为主,利率水平处于高位。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差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如巴西央行7月20日宣布加息至12.5%。再加上目前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受阻,流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短期资本将大量增加。而新兴市场国家为抵御通胀和限制资本流入的货币政策操作两难程度会进一步加深。今年以来流入我国的国际资本数量明显增加。货币政策已经受到不小的压力,未来一个时期流入规模对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

  3、我国金融市场虽遭受重大冲击,但未来仍主要受内生因素左右。美国主权评级下降这一标志性的事件短期内冲击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信心,中国也同样无法幸免。A股市场8月8日下跌3.7%,8月9日基本持平。后市随着市场信心的逐步恢复,以及外部干预措施的逐步到位,市场连续出现下跌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影响国内A股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仍是国内经济基本面及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4、我国出口前景蒙上一层阴影。在这场风波的沉重打击下,年内欧美日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由此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进口需求也可能受到抑制。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将不断加剧,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下半年我国出口前景不容乐观。

  5、我国海外金融投资将面临损失。近年来,我国在海外的金融投资和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欧美主权信用评级风波直接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动荡,相关的大宗商品、股票、债券价格均出现大幅下挫,直接影响到中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及居民海外投资的资产状况。

  6、未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可能长期存在。美联储宣布将超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延续到2013年,同时QE3出台的可能性有所增加。美元的长期泛滥之势已难以扭转,这势必导致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从而加大长期输入型通胀压力。

 欧美主权信用评级风波

  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金融国际化水平已经很高的情况下,这场风波必然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评级下调直接冲击中国外储中美元资产部分。目前中国是美元国债的最大持有者,目前中国是美元国债的海外最大持有者,共计持有约1.16万亿美元,占比高达8%。此外,中国目前外储中美元资产比例高达71%,其中包括同样被调降评级的3000亿两房债券。综合来看,美国主权评级下调将会对中国美债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

  再考虑到美元存在长期贬值的风险,美国国债及美元资产长期缩水的可能性较大。单一美元资产比例过高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外储安全的首要风险。同时由于中国外储规模过大,按照传统模式在金融市场买卖操作极易引发“跟风示范效应”,造成“买啥啥涨”的不良影响。如何使我国外储在中长期内实现保值增值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2、评级下调可能会推动国际短期资本快速流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加大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目前以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仍处于高增长高通胀并存的“双高”阶段,货币政策普遍以紧缩为主,利率水平处于高位。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差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如巴西央行7月20日宣布加息至12.5%。再加上目前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受阻,流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短期资本将大量增加。而新兴市场国家为抵御通胀和限制资本流入的货币政策操作两难程度会进一步加深。今年以来流入我国的国际资本数量明显增加。货币政策已经受到不小的压力,未来一个时期流入规模对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

  3、我国金融市场虽遭受重大冲击,但未来仍主要受内生因素左右。美国主权评级下降这一标志性的事件短期内冲击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信心,中国也同样无法幸免。A股市场8月8日下跌3.7%,8月9日基本持平。后市随着市场信心的逐步恢复,以及外部干预措施的逐步到位,市场连续出现下跌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影响国内A股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仍是国内经济基本面及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4、我国出口前景蒙上一层阴影。在这场风波的沉重打击下,年内欧美日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由此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进口需求也可能受到抑制。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将不断加剧,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下半年我国出口前景不容乐观。

  5、我国海外金融投资将面临损失。近年来,我国在海外的金融投资和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欧美主权信用评级风波直接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动荡,相关的大宗商品、股票、债券价格均出现大幅下挫,直接影响到中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及居民海外投资的资产状况。

  6、未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可能长期存在。美联储宣布将超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延续到2013年,同时QE3出台的可能性有所增加。美元的长期泛滥之势已难以扭转,这势必导致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从而加大长期输入型通胀压力。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欠钱人没有财产,就不起诉了?大错!


北京才良(杭州)律师事务所 2018-06-14 10:11:05

食品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网络 2015-05-29 00:52:29

诚信到底值多少钱?


网络 2014-10-12 23:23:25

地方债,信用评级“准”吗?


网络 2014-06-30 15:06:3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