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现象”对家电行业启示
来源:人民网
2011-07-22 15:13:10
号称100%意大利生产的“达芬奇”实际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但是从众却趋之若鹜。鉴于此类现象的特殊性,不得不分 析其借鉴价值,不由自主地想到对家电行业的启示。“达芬奇”兵败如山倒的背后
号称100%意大利生产的“达芬奇”实际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但是从众却趋之若鹜。鉴于此类现象的特殊性,不得不分 析其借鉴价值,不由自主地想到对家电行业的启示。“达芬奇”兵败如山倒的背后,我们不禁想问,中国消费者到底持什么样的心理消费?
可以说,“达芬奇现象”不仅折射出高端市场旺盛,也反映出消费者崇洋媚外的心理阴影,而本质还是国产品牌的不争气,缺乏让消费者信赖的品质、品味和品牌,高端品牌更是浮云。
商务部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虽然我国有200种产品的产量居于世界第一位,然而大多数都是替世界级品牌“贴牌”,我国各类进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商标的不到20%,全国自主品牌出口占出口总量的比重只有可怜的10%。
如果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与这些我们学了近200年“洋鬼子”相比,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仍处于“儿童阶段”,许多顶着“世界名牌”光环的中国品牌,却只能在国内销售,徘徊在“低端”、“低价”的泥潭中怡然自得?
对于家电高端品牌来说,如何才能避免出现“达芬奇”式的悲剧?
首先,品牌建设要真正提到日程,学习发达国家早已成熟的品牌培育体系存;那些具有带头和示范作用的知名企业,可以组成一个国际品牌联盟,共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消费者已经呈现高端化消费的趋势,但缺乏理性消费的概念,商家应该通过公共关系改变消费者崇拜洋品牌、轻视国产品牌的现象。
其次,政策上支持,改变中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很多隐忧。2011年1至5月份,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8%,居民消费仍然不畅;最近,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物流顽疾”进行了系列报道,中国收费高速公路达到全球收费高速公路的70%。;2011年6月的CPI再创三年来的新高,超过了6%。高油价、垄断、人民币升值、高额的直接和间接税赋和人力资源和原材料成本的迅速提高,给制造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在总结了近400年的金融危机历史后得出的结论是:“癫狂—恐慌—崩溃”,但坚定的选择跟用户和消费者在一起才是制止这一恶性循环的有力武器。“达芬奇现象”告诉中国家电品牌,企业要想永葆青春,唯有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都坚决的选择了永远跟消费者在一起,才有可能。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