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治理工程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依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项目招投标和建设过程中违规违法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治理工程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依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项目招投标和建设过程中违规违法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中央决定,用2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是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是因为各地逐步统一思想,不断提高对工作的认识水平;一方面得益于试点先行,积累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做法和经验,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的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公开共享。
统一思想,提高工作认识水平
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在实践中难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认识问题,首先从提高思想认识着手,重视解决思想不一致、认识存在误区的问题,着力提高工作认识,努力达到四个方面的思想统一。
一是要有全新的认识,认识到这项工作是反腐防腐工作的机制创新。推进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不同于政务信息公开,公开的内容是以项目审批和建设管理以及从业行为为主要内容,既有政府活动的信息,更多的是项目建设单位和企业活动的信息;公开信息的深度上要求更高,要求公开项目审批的具体内容和项目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在信用信息公开上要求重点公开从业单位不良行为信息;公开的目的主要是对存在问题进行治理,是借助现代最先进的网络技术,把项目信息公开在阳光下,加强社会监督,加强自我监督,强化道德约束和阳光治理,是纪检监察部门工作方式和机制的重要创新。
二是要有深刻的认识,认识到这项工作是治理突出问题的治本之策。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安全问题、质量问题等易发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信息不公开、公开不规范和信用缺失是重要原因。推进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有利于推动项目信息从不公开走向公开,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从不讲信用走向诚信从业,并建立信用公开共享的长效机制,是从源头上抓起的治本之策,是一项持久性工作。
三是要有高度的认识,认识到这项工作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政府投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是为了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是税收,来之于民,必须确保每一分钱用在项目上。通过项目信息公开,加强项目审批、建设和从业活动的监督,既扩大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真正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四是要有统一的认识,认识到这项工作必须遵循中央统一部署。中央有关部门先后几次下发文件,体现中央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文件对工作的主要目标、坚持原则、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都有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应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统一部署上来,在实践中坚持按中央政策办,认真学习和领会政策本质要求,切实落实中央各项工作部署,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与中央保持一致。
试点先行,积累做法和经验
自2009年3月开展试点实施工作以来,试点地方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积累了很多好的做法和体会,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安徽省主要做法和体会:首先,安徽省从提高思想认识着手,通过大会动员、制定方案、宣传政策规定、开展工作培训等多种途径,着力提高工作认识;二是紧扣难点,重点突破。围绕信息公开共享专栏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发布系统开发、信用评价标准的制定、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难点问题,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突破;三是加强督查,强力推进。安徽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和责任、由监察部门牵头督查工作进度、实行集中办公和工作通报制度,有力保障了试点工作的推进。安徽省的做法花费时间短,工作效率高,节省投资,操作方便,对全国实施工作有很多启发。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