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周口工商局:警惕招生广告藏猫腻 提醒市民勿上当

来源:中新河南网 2011-06-20 11:56:12

每年高考前后,各中学附近总活跃着不少“招生人员”,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寻找升学途径的心理,打出一些违法违规招生广告,侵害考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昨天,记者从周口工商局了解到,周口工商部门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

    每年高考前后,各中学附近总活跃着不少“招生人员”,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寻找升学途径的心理,打出一些违法违规招生广告,侵害考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昨天,记者从周口工商局了解到,周口工商部门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同时也提醒市民,当心招生广告中的一些猫腻。
  “我到二高办事,刚到门口,招生广告单就塞到了我手上。”昨天上午,在周口市区人民路上,考生家长刘女士举着几张广告单说,高考录取率越来越高,这些小广告不看也罢。另一名学生家长说,广告上说的学校不看成绩,交钱就录取,令人生疑。而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招生广告,也有很多考生和家长感到难辨真伪。
  连日来,工商部门也接到不少有关各类院校虚假招生广告的投诉。对此,工商人员表示:“要保护考生和家长的利益,就要搭建以社会监督、规范行为、普及常识为内容的‘防护墙’,开展专项整治。”据了解,此次虚假招生广告整治行动,工商部门将把重点放在对旅馆、宾馆、学校门口等地段的招生广告的监管和市场巡查上,严格审查其主体资格、广告宣传内容和发布方式等。
  据了解,工商部门也提前对街头招生广告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广告多是民办高校、成人教育学校、高职技术院校发布的,其中不乏违法违规的广告。有些异地招生学校绕过行政部门的审核,发布虚假招生广告,吹嘘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学科专业热门,学生毕业后能百分之百就业;一些规模小、名气小的民办高校委托中介进行异地招生时,中介机构为争夺生源而发布虚假招生信息;一些社会办学机构明明是与某名牌大学合作办学,但在招生时故意混淆办学主体,直接说是名牌大学招生,并强调招进的落榜生与统招生一样上课,颁发同样的学历文凭;一些学校打着“计划外招生”的旗号,实为混淆招生类型,将自考助学、证书培训说成学历教育,误导学生入学。
  对于上述猫腻,工商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面对众多的招生广告,必须冷静甄别、慎重选择,不要轻信广告和招生简章。如发现违法违规广告,应及时向工商部门举报,以便于执法人员在第一时间进行查处。必要时,考生和家长可向教育部门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有条件的还应实地查看学校硬件设施和周边环境,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所选学校的真实情况。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