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招考提醒:警惕借高招行骗7大花样

来源: 北京日报 2011-06-17 15:00:09

冒充高招人员、设立假招生网站……每年高考(微博)结束后,都有不法分子打出各种旗号利用高考诈骗。昨天,朝阳警方结合往年的经验,通报了7种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措施,以免考生及家长上当受骗。 具体来说,这7种诈骗手

    冒充高招人员、设立假招生网站……每年高考(微博)结束后,都有不法分子打出各种旗号利用高考诈骗。昨天,朝阳警方结合往年的经验,通报了7种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措施,以免考生及家长上当受骗。  具体来说,这7种诈骗手法包括:冒充高校招生人员,以名牌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自考助学班的名义招生,甚至虚构根本不存在的外地学校诈骗;利用网络平台在互联网上设立虚假招生网站,声称可代办入学,让考生取得正规学籍、文凭,骗取考生及家长的钱财;向考生和家长谎称掌握招生计划、掌握着定向招生计划、高校扩招名额、学校内部指标、自主招生指标等,只要交钱即可入学,也有的谎称可保“专升本”,专骗一些分数达不到本科录取线的考生;假冒军事院校高校招生人员或称结识某机关工作人员、军队领导,能够弄到军校“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以军校招地方生名义骗家长支付指标费;骗子通过查询功能事先了解录取情况,把正常投档录取说成是自己找关系和朋友花钱疏通关系录取,也就是利用查询录取信息的时间差行骗,以此向家长索取钱财;通过邮局、快递公司向考生投寄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费、服装费等打入某账号;骗子故意混淆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自学考试助学班、远程网络教育班等上课,考生还以为成功上了大学,其实只是某高校的培训或继续教育。

  针对以上诈骗手法,朝阳警方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高考结束后一定要耐心等候录取结果,考生切忌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报名号等信息告诉他人。录取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