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小伙彭承军在江苏常州务工。4月16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感到很憋屈。彭承军称他在经过一个路口时,见有一位骑车的老人摔倒,于是将老人扶起。然而,老人的家人通过警方找到他后,说他是撞人逃逸。为此,老太还发毒誓,称自己绝对没有说谎。(4月2
25岁小伙彭承军在江苏常州务工。4月16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感到很憋屈。彭承军称他在经过一个路口时,见有一位骑车的老人摔倒,于是将老人扶起。然而,老人的家人通过警方找到他后,说他是撞人逃逸。为此,老太还发毒誓,称自己绝对没有说谎。(4月27日《扬子晚报》)
“老人摔倒”原本不应成为焦点新闻,但是,2006年的彭宇案发生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争议,同时,对于被救助的老人,也有很多人表示了极大的不信任感,认为他们有可能会在被扶起后,反诬助人者是伤人者。这也将一个原本不应有争议的话题摆上了桌面:见到老人摔倒,我们该不该去扶一把?现实中,不管旁观者是扶还是不扶,事件都会像一颗颗扔进池塘中的石子,引起无数波澜。旁观者或是冷漠,或是热心;受助者或是感恩的,或是恩将仇报型的。一切似乎都犹如黑与白那样清晰可辨。
常州的事件有点例外。接受帮助的老人,坚称是被助人的彭承军撞了。这情景像极了当年的彭宇案。不同的是,这位已经63岁的老人,为了让公众相信其所说都是真实的,居然发毒誓来证明。老人做出此举,从法律上来说,毫无必要,此举显然是针对社会上的不信任情绪。然而,即便如此,老人的毒誓,仍然没能在网络上赢得多数网友的支持,老人在道义上,仍然没有获得多少加分。可见,受助者只要是对助人者没有表现出感恩之情,反而“反戈一击”,就会招致很多人的不信任。
彭宇案后,对助人为乐可能会被反咬一口的警惕,对接受了帮助却借机讹诈的愤慨,都在整个社会慢慢弥漫、发酵,社会的信任危机由此一步步加深。这样的信任危机使得原本很普通的纠纷,被放大成了人情冷暖的标杆。
今年1月,深圳两名高中学生将跌倒的老人扶起,事后二人获得了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各1万元的奖励。二人的行为被解读成对日渐式微的传统美德的一种抢救。虽然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奖励学生如此巨额的金钱并不一定合适,但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去纠缠这个问题了,巨奖给公众带来的更多是欢心鼓舞。
可见,即便是将自己的爱心掩藏起来的公众,其实并不缺乏尊老敬老、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恰恰相反,内心对这些美德的热切向往,让公众不容任何人对做出善举的人提出丝毫的质疑。尽管我们并不知道常州事件的确切真相,但却并不妨碍很多人对此作出的判断。同样,摔伤老太的毒誓也不会从根本上扭转舆论的看法。
重塑整个社会的信任,仅靠单个事件的推动,或是某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无济于事的。仅凭道德的感化力量远远不够,法治的健全和公民意识的提升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可能会成为摔倒者、助人者、旁观者,重拾自己身上的法律责任,履行一个公民的应尽义务,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老人摔倒无人扶、助人反被讹诈事件的一再出现。以旁观者为例,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理应为纠纷提供真实的证人证言。常州事件中,就有旁观者准备作证,但在听到“你所说的话是要负法律责任“这样的警告后,又放弃了作证。这不能不说是此事的一大遗憾。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