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国际市场评论总第254期:美国不会面临主权信用危机

来源:网络 2011-04-26 21:00:47

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美国不会面临主权信用危机 在日本和中国前景展望被下调后,美国的前景展望也于上周被下调,消息一出,全球金融市场震动,主权信用风险成为市场的一大焦点。 尽管看空美国的观点在内地颇有市场,但实际上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

    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美国不会面临主权信用危机
   在日本和中国前景展望被下调后,美国的前景展望也于上周被下调,消息一出,全球金融市场震动,主权信用风险成为市场的一大焦点。
   尽管看空美国的观点在内地颇有市场,但实际上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美国都不大可能遭遇融资危机,也更谈不上信用危机。
   在债务结构方面,如果单纯看债务绝对规模的话,美国无疑是全球第一,但其相对债务规模--政府净债务占GDP的比重,并不比其他国家更突出。日本政府的净债务比率远远超过美国,但日本并未发生过危机,甚至日本公债一直被认为是稳健的,而西班牙的该比率尽管较低,却也处在危机爆发边缘,可见债务占GDP的比重,并不能成为一国是否爆发债务危机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对债务品种和期限的合理安排,以及融资能力,更为重要。
   而在外资占总债务比重方面,美国也并非想象的那么糟糕。目前美国未到期国债中,由国内机构和个人持有的占比高达58.5%,海外私人投资者持有占比为7.5%,海外官方持有占比为36%。这一比例远低于多数新兴市场国家,风险系数并不高。
    更为重要的是,美元在国际货币和贸易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美国不会陷入债务融资的困境。
    尽管近年很多经济体在推动外储多元化和贸易结算本币化,但实际效果都有限,并没有动摇美元作为唯一国际货币的地位,因此,美国政府发行的美元,通过不平衡的贸易结构一旦流通到海外市场,必然会成为海外经济体,特别是新兴经济体追逐和持有的对象,以用于国际收支、应对突发需求、构成外汇储备等。
    而这些在海外沉淀下来的美元,必须要有一个安全可靠的投资场所,放眼全球来看,除了美国国债市场,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市场具有这样的容纳度、稳定性和安全性。黄金、原油、大宗商品等市场,虽然具有战略价值,不过市场容量有限,一旦大量资金进入,势必引发剧烈的涨跌,私人投资者或可承受这样的风险,但显然不适合官方储备投资。而且,美国自身强大的综合实力,决定了美债长期以来都是投资者优先选择的避险工具,这在历次金融危机和地缘紧张局势中,都可以得到验证。
    实际上,美国国债几乎是海外官方美元储备的最优选择,于是,一个自我循环的美元回流机制就此建立并得以持续。换句话说,只要美元保持国际货币的地位不动摇,那么这种回流机制就不会断裂,美国就不会陷入债务危机。我们相信,至少在可预见的阶段内,这种回流机制依然会运转良好。
    因此,美国前景展望下调,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我们认为这只是评级公司的一次"技术性动作"。
    相反,我们认为真正的危险来自于欧洲,尽管欧元近期涨势如虹,但真正的利好除了加息之外几乎没有,而希腊最早可能在今夏即面临债务重组的风险,欧元加息又使得各成员国市场利率水涨船高,市场现阶段对这些风险的忽视并不代表风险已经消失。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穆迪警告称拟下调德意志银行评级


中国日报网 2016-03-23 00:12:17

韩国社交网络评估个人信用模式


网络 2015-05-16 22:15:5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