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三大评级机构相继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04-21 23:57:36

香港《大公报》21日刊文说,近日,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的惠誉和标准普尔相继下调中国信用评级展望,剑指中国的银行体系。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宋玮表示,评级公司的一些所谓专业人士提出的问题很嫩,很不专业,低估中国避险能力。

    香港《大公报》21日刊文说,近日,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的惠誉和标准普尔相继下调中国信用评级展望,剑指中国的银行体系。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宋玮表示,评级公司的一些所谓专业人士提出的问题很嫩,很不专业,低估中国避险能力。

文章摘要如下:

    近日,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的惠誉和标准普尔相继下调中美信用评级展望,分别剑指中国的银行体系和美国的国债。对此评级结果,中美政府、业内金融机构、专家学者都纷纷表态,质疑颇多。

    北京时间18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降至“负面”;与此类似,近日另一信用评级巨头惠誉也将中国的长期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稳定”降至“负面”。

    受此影响,18日美国股市大跌,同时,受避险需求的推动,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不过,经过一日的大跌之后,美国股市小幅回升,中国股市今日也止跌企稳。

美缺乏长期增长动力

    虽然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米勒19日称,标普低估了美国领导人一起处理美国面临的财政挑战的能力,不少学者认为美国此次的降级很合乎情理,正是其国内经济状况的反映。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宋玮对大公报表示,“美国政府由于长期采用量化宽松政策,对外超额发债,并且随着减税方案的通过,财政压力巨大”。他分析说,美国处于“绝对增长,相对衰退”的境况,长期稳定增长动力缺乏,这是美国信用评级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前,另一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也曾就奥巴马政府的减税方案,认为其对政府融资的负面影响可能将超过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警告有可能下调美国信用评级。

    中国目前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希望美国政府切实采取负责任的政策措施,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低估中国避险能力

    据惠誉解释,对中国负面的评级展望,主要是由于银行贷款的高速增长对宏观金融稳定性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对此,宋玮表示,房地产贷款问题不大,因为我国银行对开发商的贷款很少,对消费性贷款监管严格,并且房价也没有出现拐点,风险很小。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用自己和评级公司接触的经验说明,评级公司的一些所谓专业人士提出的问题很嫩,很不专业。宋玮也认为,国际评级机构未必能看懂中国形势,它们易低估中国政府的偿付能力和金融体系风险控制能力。首先,中国经济实体仍具有活力,宏观财政健康;其次,从银行角度来看,其盈利能力很强,而且中国银行在国外金融资产占其全部金融资产比例很低,在3%-4%之间。这与冰岛之类的国家,情况是很不一样,冰岛拥有小的经济实体和大的金融体系,而且做了很多海外投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广州签发全国第一张微信身份证


电脑报 2017-12-29 14:49:00

证监会已建成诚信数据库 与部委地方信用共享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2014-08-04 12:05:4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