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全国信用体系建设交流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张亚光在以“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公民社会?道德规范?政府公信?法律保障&rdquo
2011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全国信用体系建设交流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张亚光在以“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公民社会?道德规范?政府公信?法律保障”为主题的第二分论坛的讨论中,发表题为《社会转型和诚信建设》的演讲,从两方面阐述了他对诚信建设的观点。
第一,城市化过程中,人类对于工具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在追逐利益的天性使然下,导致尔虞我诈、欺骗造价层出不穷。价值观混乱,缺乏文化的代表,经济活动中缺乏制度的约束,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很多诚信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二是政府的公信力问题。腐败现象是导致政府公信力降低的最大原因,对腐败问题要严加管理。对公众舆论可适当放松监管,有些问题靠百姓自己的力量解决后会大幅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需认识到公信力不是自己给予的,而是公民给予的。相信老百姓的智慧和老百姓的判断,对建设政府的公信力大有帮助。
以下为相关文字实录:
张亚光:我今天是第一次在信用论坛上发言,但是我和信用研究中心渊源还是非常之深。咱们信用研究中心最早创立者之一郑教授,是我的导师,我在读书的时候参与过很多次论坛,以前我是学生,现在是老师,而且给了我一次发言机会,我对这次发言也是挺重视。这个重视从两方面可以看到,一次是我把今天发的纪念品拿到手就放到衣服上了,第二个表现就是我接触咱们今天这个主题写了小小的东西,由于时间关系我简单和老师们汇报一下。我这个题目写的是社会转型和诚信建设,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我想我的发言思路,具体到每一个观点阐述的时候,我跟周老师的内容和立场上还是有一些不同,这里面有一些思考,今天上午刚好张平先生讲话的时候,包括杨扬教授、王老师他们提到的一些问题,我也有过一些想法,包括我在给研究生上课的时候,诚信的问题也和他们探讨过。第一我想谈在社会转型时期商业诚信的问题,转型其实就是紧扣我们今天的城市化的概念。实际上城市化应该和工业化、现代化都是非常相似的概念,150多年前第一次鸦片战争刚结束,中国许多思想家发出了这样的呐喊,他说中国正面临着3000年未有的变局,这个变局就是西方工业文明带给中国古老社会的一个巨大的冲击。我认为这样的一个冲击经过150多年,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完成。因为我们中国现在要实现的就是现代化的这样一个道路。在我们中国的工业化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人家西方已经进入到了后工业化社会,后现代文明。他们后工业思潮也通过了信息交流方式传到了中国,大家发现在社会现实和全国思潮的时候,我们的价值观是非常混乱,我们缺乏一种文化的代表。拿制度经济学的说法,我们在经济活动当中也缺乏一个很好的制度的约束。由于缺少这种文化的代表,这种道德的规范,缺少这种制度的约束,人们由于追逐利益的这种天性使然,所以它会越发肆无忌惮,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面临很多问题的根本原因。
关于社会转型时期和商业诚信关系,我有一些思考,王老师也提到这些丑恶现象是不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我个人觉得工业化、城市化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没有本质上区别,本质上都是人类对抗自然、从自然当中获取资源,满足自己生存的一种方式。只不过是到了工业时代,到了我们现在的城市化时代,这方式到达了又一个阶段或者是又一个环节。在我们工业化的过程当中,城市化过程当中,跟农业文明不同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人类对于工具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种由此产生的人与自然的对比,人性的自我迷失现象也在这个过程当中愈发突出。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个故事就是在庄子天地里面描写他抱着一个大的罐子去浇水,当时已经有了非常先进的提水工具。孔子学生问他你为什么不用工具,这位老者回答说,我听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必然有机心,这样就不存在了。我个人认同这个思想,当人们在使用机械的时候,意味着内心已经走上了起伏,因为机械的实质就是人在对抗自然,战胜自然当中他的一个武器。人一旦生出这样争斗的心思难免会有邪念,当出现在人与人之间就会出现丑陋现象,尔虞我诈,欺骗的现象。机械的出现真的是人类生存下去一个内在要求,也是人类战胜自然一个必然选择。经济学角度来讲技术的功能和价值在于用最小的成本和代价去获取最大的利润,就是我们所说的通俗的利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一个问题。当一个社会他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约束的时候,人们就会自然选择这种代价最小,获利最大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技术,即使这种新生产方式和技术是有背人们道德和损害人们健康的。我们说一个新的技术发明也好,它很可能没有及时出现,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各种手段,不择手段提高生产方式,提高食品产量,粮食产量各种各样东西的产量,这种方式是最容易出现的。当然这种现象都是不受任何约束的市场和自然力量的,至于我们怎么去解决它,正好我们有时间再去讨论。客观的说,以这种造假现象为代表的商业诚信问题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可能不知道,在英国工业化早期,英国人在最初的时候非常痴迷于中国的茶叶,由于英国人口也是第二个增值,他的市场需求极度膨胀,这时候从中国进口茶叶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英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商人他们采用在茶叶里面搀树枝,来做假茶。马克思在资本论说,有一些资本积累的时候,到300%的时候他就不惜冒着一切风险,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我个人觉得虽然西方经历了一个从野蛮不讲诚信原始资本积累现在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时候,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国要走同样的道路。
首先从理论上来看,有了文字起源就有了道德,原始生产力是何等低下的水平,当时物质生活是何等低下的水平。道德和伦理是伴随人们的。我们说古代人的道德水平未必比现在差,今天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越是有钱的人他的血液当中缺乏道德因子。反而是偏远山村老百姓特别的诚实。第二个问题我讲一讲政府公信力的问题,下降是事实。政府应该有很多要做的事情,我觉得现在政府公信力问题有很多纯粹是官员们在自找麻烦。大家知道有一个短版理论,在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当中是特别突出的,因为我们中国采取是大政府的模式,所有事情政府都要管,执政者本身赋于自己万能角色,该管就管,不该管也管,老百姓出问题肯定找政府。100件事情当中政府对一件事情撒谎了,其他99件事情老百姓就有所怀疑。换句话说我个人觉得政府管的越多,自身公信力就越容易降低,这个管有两层含义。食品卫生问题,群体性事件问题,这些年凡是以官方名义声明,大家都要打上大的的问号。北京一个小学生利用中国农业大学仪器对北京市面上卖的蘑菇进行了化验,绝大多数蘑菇都是经过荧光剂漂白过的,然后他就拿出这个事件让网友投票,10小时之内有3000网友投票,信任这个孩子是99%,只有1%相信工商局的声明,工商局出来发了一个声明,这些蘑菇都没事,肯定没有问题。我们说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政府公信力建立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法律和各方面的辅助,根本的出路在哪呢?我再举一个网上例子,原来铁道部部长被双规后,网上出了一个帖子,说早在民国的时候,当时的京沪铁路全程要8小时,现在大家知道我们高铁是5小时,人家说民国是京沪铁路8小时,还不如民国那时候快。炒了很长时间,最后一个网友出来说一句话,说民国时候的京沪是从南京到上海,我确实需查证一下确实是从南京到上海。这下网友们马上就哑口无言,就不再争了。假如说这样一个论坛刚刚出现这个有争议话题的时候,我们按照原来思维马上把帖子封杀了,结果不像这个网友出来之后这么好。这是靠老百姓自己的力量解决的。今天的信息爆炸、网络无处不在,我们既然承认,公信力这三个字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这个公字,政府的公信力不是自己给予自己的,而是公民给予他们的。建设政府的公信力首先就要相信老百姓的智慧和老百姓的判断,我今天就讲这些。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