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求是理论网在显著位置发表的《关于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提出了一个切中时弊的重大命题,并发表了靠加强一整套制度建设来保障政府公信力的建议,应该说颇有价值。 一些地方政府、政府部门缺乏公信力主要表现在:或言行不一,
上周,求是理论网在显著位置发表的《关于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提出了一个切中时弊的重大命题,并发表了靠加强一整套制度建设来保障政府公信力的建议,应该说颇有价值。
一些地方政府、政府部门缺乏公信力主要表现在:或言行不一,唱功极好而做功甚差,承诺如吹牛,很少能兑现;或心口不一,嘴上说的是执政为民、一心为公,可心里想的却是以权谋私、一心为已;或表里不一,表面上为民造福的会议、文件、活动、新闻颇为热闹,而实际上广大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大有被“忽悠”之感。人民群众只要觉得屡屡上当、被欺骗,就会失去对政府的信任。在人际交往中,失信于人等于自绝于人,是很严重的事;而在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上,失信于民则等于自弃于民,更是动摇自身执政根基的大蠢事。可是,为什么有些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却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频频做出失信于民的事?原因很简单:平头百姓的感觉、评价对他们的升迁、待遇、命运、前途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完全可以无视、藐视之,唯一决定他们前途命运的就是“上面”,只要上面信任,官位就坐得稳,管他草民意见纷纷!显然,不解决平头百姓对政府的评价事实上无足轻重的问题,政府不重视公信力高低的要害问题,谈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具体办法就没有多大意义。
按法理上说,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切权力,而各级政府及其一切官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都必须自觉地、忠诚地服从国家主人——人民的意志。广大平头百姓可以通过自己所选出的代表任用他们信任的、满意的政府官员,也可以罢免、处罚他们所不信任、不满意的政府官员。任何政府官员应当对主人——人民深怀敬畏之心,时时要看主人的脸色行事。然而,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迟缓,使得宪法、法律赋予人民的国家主人地位和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有名无实,长期虚化,实际决定政府官员前途命运的并不是人民,也不是人民代表大会,而是少数甚至个别上级领导人——事实上的主人。存在决定意识,政府官员对徒有虚名的主人——人民,自然可以不恭、不敬、不畏,觉得忽悠他们、失信于民也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了。所以,只有尊重宪法法律,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把被颠倒的主仆位置正过来,切实还权于民,使政府官员对人民不得不心生敬畏之心,才能使一切政府官员不敢失信于民。这才是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对症良药、有效途径。
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还权于民,从根本上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是刻不容缓、事关民心向背、天下安危的大事。民心向背决定事业成败、国家兴亡、历史发展,这是古今中外均须遵循的一条铁的规律。因此,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要把“群众支持不支持、群众拥护不拥护、群众赞成不赞成”作为路线制定、制度设计、政策策略和工作成败的唯一根据和标准;胡锦涛同志也谆谆告诫各级党政干部: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特别在现阶段,随着我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进步,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快速觉醒,对执政党和政府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强,因此,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真正落实宪法、法律赋予人民的国家主人地位和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乃是顺应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顺应人民的迫切要求。谁固守传统的、不尊法理、不合时宜的陈旧政治体制,谁就是逆时代潮流而动、背民心民意而行,必将被人民抛弃,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诚然,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稳定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地推进。但是,我们不能因其难就望而生畏、止步不前,更不允许倒退,而必须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勇往直前、能改则改,小跑步、不停步,循序渐进、不断前进。党的十七大已经深刻而明确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并在如何让人民监督执政党和政府的问题上形成了明晰的路线图——“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又明确表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要相信,群众能管好一个村,也能管好一个乡,也能管好一个县”。这进一步向全世界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胜信心和坚定决心。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上已经迈出了切实的步伐:村、居领导干部实行直接“海选”,在县和不设区的市实行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在县至中央委员会的选举当中实行了差额选举;选拔、任用厅局以下干部实行民意测评、公推公示,有的地方还实行了“票决制”;“网络问政”、“网上批评”之风蓬勃兴起……虽然这一切与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宪法的要求还有差距,改革的步子还应当快些、更快些,但是这已经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了,我国沉重的政治体制改革航船确实开始起航,正在向着“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前进,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高度民主的政治局面必将出现。这是大势所趋,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一切明智的各级党政干部应当自觉顺应这个大势,争做改革的推动者、不做改革的阻碍者,并在思想深处萌生、确立对平头百姓的尊重之心、敬畏之心、关爱之心,从根本上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