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宁波东钱湖管委会不讲诚信无端刁难 世纪华丰一项目耗资两亿十年开不了工

来源:中国商报 2011-03-24 14:49:47

近年来,随着各地土地价值的快速攀升,土地纠纷事件时有发生,甚至还爆发了群体性冲突事件。妥善处理此类事件,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有这样一宗土地纠纷,一方百般阻挠,一方心急如焚,结果是这块地撂荒十年而未开发。这就是本报记者

  近年来,随着各地土地价值的快速攀升,土地纠纷事件时有发生,甚至还爆发了群体性冲突事件。妥善处理此类事件,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有这样一宗土地纠纷,一方百般阻挠,一方心急如焚,结果是这块地撂荒十年而未开发。这就是本报记者赶赴宁波东钱湖旅游开发区调查白石仙坪项目所看到的事实。

  开发东钱湖白石仙坪项目的是宁波世纪华丰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华丰”), 这是一家有着近5万员工、年缴税近2亿元的大型民营建筑企业,曾多次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鲁班奖等各种奖项。记者经调查采访了解到,2001年1月,该公司与东钱湖管委会和鄞县国土局签订了白石仙坪项目开发协议。此后,世纪华丰公司依约履行,已耗资两亿元。但东钱湖管委会却以种种理由不履行协议,致使项目拖延至今未开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世纪华丰承包的利比亚艾季达比亚5000套住房项目驻地受到当地民众的严重冲击,发生恶性抢劫事件,大量财物、工程资料及财务资料遭到损坏,给公司造成近30亿元的经济损失。如果白石仙坪项目再无限期拖延,将给公司带来灭顶之灾,近5万名员工面临失业危险。

  项目十年“搁浅”为哪般

  据世纪华丰副总王坚介绍,东钱湖白石仙坪项目是宁波市1999年提出的招商引资项目。经宁波市和鄞县两级政府批准,世纪华丰公司承担了白石仙坪项目的开发任务。

  2000年4月,项目申报;10月16日,鄞县县政府就白石仙坪项目召开专题会议并形成《会议纪要》,白石仙坪一期通过宁波市规划局规划选址批复,并通过市计委[2000]673号文件立项批准。

  2001年1月10日和2月22日,世纪华丰公司与东钱湖管委会和鄞县土管部门签订《项目开发协议》、与鄞县土管部门和管委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合同用地2624亩,开发用地根据规划论证确定,地价7.8万/亩,同时支付土地合同定金400万元,后又按照要求支付了土地出让金1410万元);3月,世纪华丰公司为项目做了几十次的规划设计,并支付设计费1425万元。

  同时,为解决东钱湖白石仙坪仅有的198亩农民用地指标,世纪华丰公司专门向龙游县购买了200亩用地指标,想不到的是,东钱湖管委会却将用地指标挪用到其他开发项目上;同年10月,宁波市政府通知世纪华丰公司开工,要求项目一定要做成世界品牌。同时,时任东钱湖管委会主任吕其鸣也将此精神传达到世纪华丰公司。为了落实市里的要求,世纪华丰公司放弃了原已耗资上千万元的设计方案,不惜重金聘请了世界顶尖水平的美国易道公司等重新规划设计。由东钱湖管委会副主任陈富良、建设局局长叶国平参与牵头,与宁波市规划院共同编制了新的规划,确定开发用地为1530亩。

  而正当世纪华丰公司大张旗鼓地准备开工时,东钱湖管委会副主任周春良(主管土地领导)以资金紧张为借口,要求在原合同价的基础上加价3000万元,世纪华丰公司经研究后同意补地价3000万元,结果周春良仍不同意让世纪华丰公司开工。

  2001年~2002年5月,世纪华丰公司完成了白石仙坪2646亩地块内3000穴坟墓的拆迁和有关费用补偿工作;2001年~2002年7月,完成部队158亩土地的土地权证过户办理和搬迁,先后支付土地款4250万元;2002年4月,世纪华丰公司应政府要求,支付农民青苗补偿费1000万元。

  2001年底,宁波市主要领导再次催促世纪华丰公司抓紧施工。但管委会以种种理由不让施工。迫于无奈,2002年4月,世纪华丰公司向市领导反映了情况,市委书记黄兴国做了批示。5月,管委会副主任周春良让建设局局长叶国平通知世纪华丰公司再加价8000万元,世纪华丰公司董事会马上同意,但管委会却开始一边不予理睬,一边说领导不同意,直到去年年底才得知,管委会在对华丰不予理睬的同时,向上级领导的汇报是世纪华丰没有钱,

  不愿意出钱。

  2004年3月,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联合发文,要求《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实施前的历史遗留问题在2004年8月31日前界定并处理完毕。为此,世纪华丰公司多次打了报告,要求1530亩土地中有权证的土地尽快开发,其余尚无权证的要求列入历史遗留问题,尽快落实解决,但管委会均以“正在研究”应付。

  2004年初,世纪华丰公司补缴158亩部队土地出让金。经过多次协商,商定每亩补出让金20万元,但仅仅过了几天,土地局局长陈寿旦和副局长倪亚云转告管委会副主任周春良的意见,“如果世纪华丰公司想开发,每亩25万元,如果不交就死一万年”。又过了几天,价格提升到35万/亩,不交世纪华丰公司就不能开发。世纪华丰公司无奈同意35万元/亩后,仅仅过了一个月,35万元/亩又一次跃升为45万元/亩,第二天45万元又提高为48万元/亩,且是以48万元/亩的价格补158亩的地价,而土地只能给140亩,还附加了三个条件:一是水、电等配套没有;二是道路没有,要自己从后山上;三是环境不予整治,要世纪华丰公司自己整治。

  2005年1月,世纪华丰公司委托北京律师事务所专门邀请了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的专家,对东钱湖管委会一而再、再而三加价的做法进行了专题论证。专家指出,原三方签订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属合同预约有效,具有约束力。甲方(鄞县国土局)、丙方(东钱湖管委会)负有不履行协议的缔约过失责任,属于典型的政府不诚信。甲方应与乙方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2006年12月及2009年3月,世纪华丰公司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两次向浙江省高院提起了诉讼,省高院虽然也曾有过调解,但最终调解未果。之后,世纪华丰公司向市里有关部门打了上百次报告,但问题也一直未得到解决。

  曾有“转机”但仍无果

  据主管该项目的世纪华丰副总王坚介绍,2010年10月,浙江省高院在征求双方意见的基础上曾出具了一个调解协议,世纪华丰公司同意按该协议进行合作。东钱湖管委会也专门就此事召开会议研究,会议决定接受该协议。就在双方准备按新的条件签署土地出让合同时,东钱湖管委会有人向市政府告状,称签署合同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当时的宁波市政府主要领导明确表示,既要在合作当中注意防止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又要让有关部门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推进这项合作。但在今年1月宁波市领导换届后,这件事就又不了了之了。

  记者想采访宁波东钱湖管委会主要领导,但出面接待的一位翁姓同志告诉记者,管委会的态度是此事正在解决之中,在结果出来之前,他们不接受采访。“正在解决之中”十年了,在某些人眼里,十年前发生的事就好像是昨天刚刚发生。但老百姓看到的是,十年了,该地块还撂荒在那里,这样的损失又该由谁来负责呢?这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国有资产流失吗?

  王坚感慨,一封“告状信”就能让“搁浅”十年快要达成协议的项目再次流产,这样的怪事就发生在越来越强调效率的浙江地区,怎能不令人称奇。他认为,东钱湖管委会个别领导早就利用职权,从中故意阻挠,恶意刁难,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明显:

  一是绞尽心机,设置重重障碍加以阻挠。

  从2001年10月,世纪华丰同意补地价3000万元,结果管委会没有下文;到2002年4月,世纪华丰同意加价8000万元的要求,结果管委会还是不让开工;再到2004年8月,世纪华丰出了高于拿地时市场价2倍的价格来置换部队的土地,并同意补出让金25万/亩,但管委会又没有了回复。事实证明,这其中,管委会一再编造种种借口并设置重重障碍,刁难从而达到阻止世纪华丰对于白石仙坪项目的开发。

  二是无视合约,擅自将立项土地强行挂牌,并叫世纪华丰去打官司,故意制造政府与企业的矛盾。

  白石仙坪为县、市招商引资项目,2001年2月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支付了土地出让定金;规划中有198亩农用地,2001年由世纪华丰购买了200亩土地指标予以解决;同时在规划用地内艰难地完成了3000多穴坟墓的搬迁和补偿;2002年初由世纪华丰解决了农民青苗补偿1000万元;支付设计费等,为该项目共花费近2亿元。

  就在世纪华丰为白石仙坪项目做了如此多的努力,到处奔走呼号未果的情况下,2006年底,管委会竟然在未处理好世纪华丰关于白石仙坪项目的情况下,将白石仙坪地块强行挂牌出售,并叫世纪华丰去打官司,故意制造政府与企业的矛盾,导致双方内耗,两败俱伤。

  三是私自更改规划,浪费750亩土地,致使国家损失近30亿元。

  白石仙坪项目规划报省、市政府批准,定位为东钱湖规划中的高级居住区,具体小区方案由管委会分管建设与规划的副主任与建设局局长牵头,宁波规划设计院、美国泛亚易道设计公司参与设计规划,建设用地为1530亩,按规定并上报市领导同意,但现在的规划不知怎么变成了780亩,无缘无故地浪费了750多亩,一来是对土地的浪费,二来按如今的市场价核算,使得国家和政府白白损失了近30亿元。

  该项目的拖延对世纪华丰的打击十分沉重,目前,世纪华丰已为该项目投入2亿多元,再加上公司的利比亚项目因当地内乱而遭受巨大损失,使这个年缴税2亿多元,为近5万名员工提供了就业岗位的大型公司陷入困境。

  如果因为该项目无限期拖延而造成公司破产,近5万名员工将失去赖以生存的保障,这对当地的社会稳定是不利的。为求稳定,东钱湖管委会也应拿出勇气和诚意来了结此事。

  政府的诚信与作为

  2002年7月1日起,国家对经营性用地开始实行招、拍、挂政策(国土资源部令第11号);2003年9月,国土资源部公布《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中自查自纠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明确对《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11号)实施前遗留的问题,要认真清理、摸清底数。截止时间不得超过2002年7月1日。在截止日期前,市、县政府已经进行了前置审批,或者市、县政府已经与开发商签订书面项目开发协议的经营性用地,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可以继续以协议方式出让,但应逐项登记,作出说明,并将受让人及受让地块位置、面积、用途、成交地价等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世纪华丰副总王坚表示,该意见出台后,华丰公司一再催促,但政府方面的土地使用报批工作还是不予办理,管委会还以双方签订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无效作为拒绝为白石仙坪项目用地申报的理由。据王坚介绍,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的有效性问题,法律工作者曾多次组织专题论证,结论一致:协议有效。想必管委会方面也就此有过探讨,否则,纠纷不会拖到今天。

  至于纠纷产生的原因,王坚认为是机构变更后的管委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拖延时间。主要表现在对地块使用的审报工作迟迟不动。尽管这中间有规划调整和批准的原因,但规划调整和审批,并不影响征地和用地的审报程序。管委会不但不做用地申报工作,甚至连国土资源部再三给予的历史遗留问题项目申报机会都放弃了,压着不报。这样一来终于把没问题拖成有问题,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2010年5月,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刘吉,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等领导对白石仙坪项目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将调研相关情况反馈给了宁波市委、市政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他们认为,世纪华丰在东钱湖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世纪华丰购买土地发生于10年以前,也即发生在2004年国土资源部发文要求“招、拍、挂出让国有土地规定”的前四年。既然是这之前发生的土地购买和出让行为,就应该历史地对待这个问题。在处理这个问题中,开发商同政府的关系是弱势与强势的关系,开发商的一系列做法和让步

  ,表明了他们是不愿得罪政府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政府的主动性和高姿态,政府要讲诚守信,积极主动地为自已当初动员和招进的商家客户分忧解难。

  世纪华丰在东钱湖白石仙坪项目开发中遇到的焦点问题是合同是否有效,东钱湖管委会说合同无效了,而到底有效还是没有效?这同样需要对历史的尊重。著名法学专家、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江平曾邀请原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司司长李尚杰、原国土资原部土地规划司巡视员贾中骥对此进行了论证。他们认为“原三方签订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合法有效,具有约束力”。既然属有效协议,出让土地方不履行协议,就是缔约过失,属于不诚信行为。出让方应该为使用方续签《土地权使用出让合同》。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发展。

  江平明确指出,东钱湖管委会不仅存在严重的缔约过失,而且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行政不作为。这种行为不仅给世纪华丰公司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致使5万名员工不知何去何从,而且极大地滞后了整个东钱湖的开发。对于白石仙坪遗留问题,他呼吁东钱湖管委会应尊重历史,并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合理合法地解决白石仙坪的整体开发问题。

  王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纪华丰向有关部门打了上百次报告仍不能解决问题,企业几近被拖垮,若该事件再不能得到有效解决,2亿元资金继续搁浅,企业的资金链将不堪重负,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生存将无从保障。东钱湖白石仙坪项目十年搁浅,各方反映较大,亟待解决。若继续拖延下去,既不利于东钱湖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也不利于宁波世纪华丰的产业结构快速转变。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深切感受到,这个项目的核心问题是稳定问题。企业一旦垮掉,近5万名员工将面临失业,生存将无从保障。而且已撂荒十年的土地不能再继续这种状态了,这种变相的国有资产流失同样不能容忍。宁波市政府应该督促东钱湖管委会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出于履行媒体舆论监督的职责,对于这个项目的后续发展,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