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保险业务员利用客户信任,伪造合同骗了37万元

来源:生活日报 2011-03-20 16:52:02

他本来是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由于家庭原因辞职成了一名保险业务员。可由于贪欲,他从保险业务员变身成了一名诈骗犯。   杨某本是一名小学教师,有着稳定的收入和体面的社会地位。可是在2007年,由于夫妻不和,妻子经常到他单位跟他吵架,造成了

    他本来是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由于家庭原因辞职成了一名保险业务员。可由于贪欲,他从保险业务员变身成了一名诈骗犯。

  杨某本是一名小学教师,有着稳定的收入和体面的社会地位。可是在2007年,由于夫妻不和,妻子经常到他单位跟他吵架,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无奈之下他辞职成了一名保险业务员。在从事保险业务的日子里,他认识了很多人,工作做得也不错,收入有时也挺高。但业务员的收入不固定,这个月可能很高,下个月如果没有业务拿到手的钱可能就很少。慢慢地,杨某动起了歪脑筋。他拿着一份保险合同,找到了一家打字复印社,让复印社的人按照他的要求,扫描了合同,修改了名字和金额,伪造出了新的保险合同,拿着这些假合同,杨某开始寻找诈骗的对象。

  2009年2月,杨某找到了第一个诈骗的对象。他向对方推荐的是投资分红收益型的保险,利用假合同拿到了对方3万元现金。后来,杨某故伎重演,一次次将“黑手”伸向受害人,“为了能够迅速跟受害人签下保险合同,拿到钱,他下了很大气力,甚至买来平板电视和最流行的苹果手机送给跟他签合同的人!”历下公安分局经侦大队二中队赵建刚中队长介绍说。一位退休的工程师,在交往中渐渐地信任了杨某,以至于后来一次性将20万元直接打到他的账户上,让他交给保险公司。可是,这位老工程师做梦也没想到这些钱进了杨某的腰包。就这样,杨某利用假合同,最终收取了5位受害人共37万元的保险费。

  今年1月份,一位与杨某签订保险合同的当事人的儿女见到那份精心制造的合同后,对合同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就拿着合同找到了保险公司。一查,果然根本就没有这个保单。于是马上报了警。接到报案后,历下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在2月底成功将嫌疑人杨某抓获。让办案人员没想到的是,被抓后的杨某闭口不提钱的去向,还口口声声说,“我三四年就能出来!”针对这个骗局,赵建刚提醒广大市民,“保险公司有规定,钱都是直接打到保险公司的账户上,市民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直接给业务员,那样就有可能上当受骗!”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高考替考,有钱就能搞定一切?


网络 2014-06-24 01:04:33

姚明代言鱼油“没效果”被起诉


网络 2014-05-18 10:19:00

美女逃犯骗8富豪近3亿被判无期


网络 2013-12-31 14:49:1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