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版限购令推出后,因签订合同而无法获得贷款、因纳税年限不达标而无法购房、因已有房产而无法新购住房等房产纠纷事件居高不下,甚至一时间假离婚风靡全城。眼下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纠纷问题日益突出,恰逢3.15将至,购房者更应提高个人权益保护
各地新版限购令推出后,因签订合同而无法获得贷款、因纳税年限不达标而无法购房、因已有房产而无法新购住房等房产纠纷事件居高不下,甚至一时间假离婚风靡全城。眼下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纠纷问题日益突出,恰逢3.15将至,购房者更应提高个人权益保护意识。
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是“消费和民生”,充分认识消费与民主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虚假宣传、霸王条款、篡改规划等不平等现象严重损害购房者利益,购房作为一宗大额消费,购房者作为消费者的一部分,在变局之下,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利益?
最近有报道由于近期银行信贷额度紧张,导致不少银行年后无法向客户发放房贷,甚至出现部分银行提高此前承诺利率折扣的“反价”现象。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谭卿朝律师认为,银行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原则,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单方变更合同,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银行如果存在“反价”现象,消费者如果要维权,可以向银行监管机构银监局投诉,要求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追究银行的违约责任。
在广州“新国八条”出台之后,有些购房者或因为纳税年限不足一年,纳税年限不达标而没有办法购房,或者因为限购的问题,交了定金但是不能购买房屋等等,由此产生很多纠纷。
谭律师认为,根据我国司法实践,对此类纠纷的处理原则是“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也就是说,如果卖方与买方在合同中有诸如“因国家政策变化致使无法获得足额银行贷款,本合同自动解除,有关定金返还,双方互不追究违约责任”条款的约定,则如果合同履行中出现约定情形,买方根据该约定可以主张免责。如果卖方与买方没有类此约定,则按法定原则处理。但是,我国目前对此类纠纷的处理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实践中有的主张适用不可抗力条款,有的主张适用情势变更条款。但是是否能够适用,在理论和实践中均争议很大。所以,消费者要很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最好的办法是提前做出约定,特别注意违约条款和合同解除条件的约定。对可能出现的免责情形在合同中详细规定,这样就可以占据主动权。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