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委员建言守住科研诚信

来源:健康报 2011-03-14 11:41:29

近年来,一系列学术造假事件被曝光。如何守住科学这一片净土,在全国两会期间,很多政协委员围绕这一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三大诱因导致科研诚信危机   分析近年来科学研究诚信危机,委员们归纳出三点原因。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葛均波委

  近年来,一系列学术造假事件被曝光。如何守住科学这一片净土,在全国两会期间,很多政协委员围绕这一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三大诱因导致科研诚信危机

  分析近年来科学研究诚信危机,委员们归纳出三点原因。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葛均波委员指出,首先,学术造假从根本上说是个人道德准则问题。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伪造、篡改或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这种做法和在学校期间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和试卷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其次,在我国,学术腐败的成本很低。由于至今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学术腐败进行惩罚,一些存在学术腐败行为的研究人员并不会因为自己的造假行为而受到应有的惩罚。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科研大环境的导向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副所长孙建方委员表示,如果只是将发表论文数量与基金申请、职称晋升、研究生毕业、年终鉴定等硬指标挂钩,而不重视科研兴趣的培养,最终难免会出现少部分人为了追求名利而拼凑数字、编造结果、买版面、拆解文章,以换来更多的论文篇数、更高的影响因子。

  ■可设立行业监督政府组织

  孙建方建议,应该把有限的科技投入和科技资源集中起来,给有条件、有能力、有兴趣的人来做,从而提高效率。同时,相关部门应该正确引导科研方向,改变现有的评价体系。有限的资金投给谁、怎么投,需要慎重决策。

  葛均波建议,建立科研诚信相关法律法规,让科研人员以及政府监督人员有法可依。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比如,美国联邦政府在廉洁与效益总统委员会下面设了“科研不端行为工作组”,具体管理科研不端的行为。我国也可以考虑设立类似于行业监督协会的政府组织,由中央牵头,在地方设立办事机构,从而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处理学术腐败事件。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