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胀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和股市的持续震荡,居民理财意识逐渐增强,不少消费者积极为自己的闲置资金寻找出路,期望能保值增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失时机地推出各种理财产品。面对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3月9日,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山西省银行业协会联合
随着通胀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和股市的持续震荡,居民理财意识逐渐增强,不少消费者积极为自己的闲置资金寻找出路,期望能保值增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失时机地推出各种理财产品。面对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3月9日,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山西省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投资有风险,理财要理性,产品要明辨,选择须谨慎。避免头脑发热,甚至上当受骗。
针对当前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宣传理财产品时避重就轻,夸大收益,避谈或少谈风险的现象,省消协、省银行业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注意三个问题:首先,选择信任的投资主体。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时要选择自己信任的银行,清楚购买产品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购买。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民间金融理财机构宣称年化收益率高达10%-30%甚至更高,以高收益来吸引消费者。面对这些诱惑,消费者要多调查、多了解、多核实,冷静面对,谨慎选择,考察其是否合法的民间理财机构,识别其理财行为及收益率承诺是否合法,评估其承诺兑现能力及其可行性,最终选择专业、正规的理财机构。其次,购买适当的理财产品。据了解,银行的理财产品,周期有长有短,收益有高有低,风险有大有小,额度有多有少。大多数理财产品不能提前支取或者是提前支取损失较大。因此,消费者认购理财产品时,必须考虑自己资金的用途及时间,不可因小失大。建议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借钱购买理财产品。最后,明确真实的预期收益。通常消费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见到最多的名词恐怕是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是把当前收益率 (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例如某银行卖的一款理财产品,号称91天的年化收益率为3.1%,如果你购买了10万元,实际上你能收到的利息是10万×3.1%×91/365=772.88元,而不是3100元。因此,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需理智,切莫被“年化收益率”所误导。
如果消费者发现有银行夸大误导宣传理财产品,应及时向银行业监管部门、银行业协会反映,并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进行投诉。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