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拜罗伊特大学23日宣布,收回曾授予国防部长古滕贝格的法学博士学位。当天,古滕贝格接受议会质询,重申清白,否认抄袭论文。据古滕贝格介绍,2006年他在议会边工作边写论文,加上组建家庭不久,身挑工作、学习、生活多副重担,论文写作确实不够
德国拜罗伊特大学23日宣布,收回曾授予国防部长古滕贝格的法学博士学位。当天,古滕贝格接受议会质询,重申清白,否认抄袭论文。据古滕贝格介绍,2006年他在议会边工作边写论文,加上组建家庭不久,身挑工作、学习、生活多副重担,论文写作确实不够严谨。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论文,可能有着不同的感受。相信会有很多学子严谨治学,笔下论文经得起时间的追问;也会有学子,为论文愁眉不展,焦虑的是那洋洋洒洒几万言,只能复制和粘贴。论文之下,世间百态。试问,一个人的人品和论文的真实性有怎样的关系?倘若默默无闻的人变成公众人物,随后被发现涉嫌学历或论文造假,他是否应该为此付出代价?
到目前为止,古滕贝格可谓“幸运”。德国电视一台下属一家民意调查机构的民调结果显示,73%的受访对象认可古滕贝格作为国防部长的表现,这一数据高于“抄袭门”事件前68%的支持率。72%的受访对象认为,做出主动放弃博士学位的决定足以让古滕贝格保住部长职位。
德国《明镜》周刊网站刊文《古滕贝格看上去不可能倒台》称,公众好似有意宽恕古滕贝格,这一切源于他家世显赫,形象耀眼以及直来直去的说话方式。与此同时,默克尔支持古滕贝格,是因为他太受欢迎了。由此,评论人士认为,(古滕贝格的)受欢迎程度已优先于其诚实度和可信度。媒体就此强烈质问丑闻已破坏了德国的政治文化。
德国《日报》刊文《默克尔正在保护造假者》称,默克尔准备将一个骗子留在内阁中,为的是确保权力平衡。对其而言,这是值得的。不过,如此情形,可谓一桩丑闻。如今,古滕贝格一事堪称分水岭受欢迎程度要比可信度更重要。默克尔理应为此担责,她正在保护造假者。
《柏林日报》刊文《政治机会主义占上风》称,默克尔已将政治机会主义置于政治礼仪和道德之上。如果古滕贝格不是古滕贝格,而是约瑟夫·荣格(荣格曾是默克尔内阁中的前任国防部长,受欢迎程度远不如古滕贝格),他还会留任吗?
《南德意志报》刊文《古滕贝格必须辞职吗?》称,古滕贝格实在应为“抄袭门”感到羞愧,此事关乎荣誉。然而,古滕贝格的党内同僚、总理默克尔以及部分民众则认为应该严格区别对待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和博士生古滕贝格。
单论“抄袭门”,古滕贝格的确狼狈不堪。媒体的批评是一种压力和监督,但也有很多人愿意原谅古滕贝格。而默克尔则希望借民意之手托起执政党基民盟的前程。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