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孔子诚信思想的基本内涵

来源:网络 2011-01-23 14:36:25

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诚信缺失的社会现实,不仅在社会生活中以身作则,大力倡导诚实守信。而且对诚信思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概括起来,孔子的诚信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人的本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存

   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诚信缺失的社会现实,不仅在社会生活中以身作则,大力倡导诚实守信。而且对诚信思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概括起来,孔子的诚信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人的本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存在,人的本质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价值的实现。人真实无妄、诚实守信,是为了实现自身的承诺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严格履行道德义务的表现。这种以人之道来实现人的本质价值的行为,足以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使人能立身于天地之间。正心于人的道德生活。正由于此,孔子一再告诫其弟子。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缺少了诚实守信的品德,就如同车子缺少了輗軏这类枢纽无法行进一样。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对于“诚信”的意义,《论语》中反复提及。诸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吾日三省吾心,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在孔子的思想中,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态度。离开诚信,言行不符合真实无妄的本性,无论何人,在社会上都势必难以立足。
  2.诚实守信是立国之基。做人要讲诚信,治国更离不开诚信。诚如《左传》所云,诚信乃为治“国之宝”。对于诚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意义,孔子将其提到相当的高度,认为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认为诚信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孔子有句名言:“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强调诚信是政府取信于民的根本途径。其大弟子子贡曾向孔子询问治国之道,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倘若不得已,于三者之中去掉一个何者为先,孔子回答说去兵。子贡又问,如果必须再去掉一个呢? 孔子回答说去食,并再次告诉子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认为统治者只有取得民众的信任,才能顺利地管理和领导民众。这表明,在治国之道中,孔子是将诚信放在兵强马壮与丰衣足食之上的,为政的关键在于诚实守信。孔子对诚信的政治价值的重视,在此表露无遗。
  3.诚实守信是交往之道。诚实守信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与理解的精神纽带,孔子把它视为与人交往的一条基本准则。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强调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诚信”的品质,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要求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认为“信则任焉”。其弟子子夏也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中就有一项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凡此种种,都表明孔子对人际交往中诚信的高度重视。孔子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强调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4.诚实守信目的在“仁”。孔子的诚信思想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的,认为追求诚信的目的是为了求“仁”。“仁”是孔子对各种善的品德的最高概括,也是他整个学说的精髓所在。在孔子看来,各种德行都不过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孔子在《论语》中指出,能够在实践中时时处处实行“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便是仁。并且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爱人”。为此,孔子主张“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5.诚实守信贵在践行。诚信作为一个道德规范,一个重要表现便是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信守承诺。从《论语》记载看,孔子十分强调践行诚信,认为诚实守信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行动中。孔子提出了“言必信。行必果”的道德准则,要求人们不管处于何种地位,从事何种职业,都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和社会义务。所谓“言必信”,就是要恪守信用;“行必果”,就是履行诺言要果断坚决。不要言而不行,行而不力,拖泥带水。在《论语》中,孔子对力行意识的强调随处可见。例如:“敏于事而慎于言”、“耻其言而过其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等。孔子始终认为,最有真实感人力量的不是一个人的言语承诺,而是身体力行的品质。他甚至赞叹老天不言而行的伟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谈到榜样的作用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而在谈到对人的评价时,孔子又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从这可以看出孔子对践行诚信的重视程度。在孔子的思想里,表里如一,身体力行,信守承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能否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是判定一个人人格高下的重要标尺,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和成就事业的基础。
  6.诚实守信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孔子虽然主张义重于利,但对经济利益并非绝对地排斥。他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对于正当、合理的利益追求予以充分的肯定。但与此同时,孔子更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反对为谋取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由此可见。孔子倡导的是以合乎道义的方式去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而合乎道义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诚实守信。《孔子家语,鲁相》载有“贾羊豚者不加饰”的话,说的就是贩卖猪羊的商人,在从事商业活动中不能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而应遵从诚实无欺、公平买卖的行为规范。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征信大数据链的形成与应用探讨


联合征信研究 2018-03-30 09:59:38

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发现(智库版) 2018-03-07 14:10:40

2014年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怎么查


网络 2014-05-28 22:31:48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秘书长)


网络 2014-04-13 19:08:06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理事会)


网络 2014-04-13 19:06:35

博鳌亚洲论坛简介


网络 2014-04-13 17:50:00

话语权的罪与罚


网络 2013-12-01 11:54: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