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讨薪又被提上日程。为了帮助更多弱者,去年12月22日,“广电记者联动讨薪团”成立。截至目前,讨薪团共帮助了200多人,帮忙讨薪近50万元。其中,最大的一笔是1月12日、13日,讨薪团为李学忠等十几名农民
临近年关,讨薪又被提上日程。为了帮助更多弱者,去年12月22日,“广电记者联动讨薪团”成立。截至目前,讨薪团共帮助了200多人,帮忙讨薪近50万元。其中,最大的一笔是1月12日、13日,讨薪团为李学忠等十几名农民工讨薪20万元。在和欠薪者们打交道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在建筑行业中,项目部和包工头是否诚信,能否说到做到,是农民工能否拿到工资的关键。
媒体监督 工人拿到工资
2010年下半年,郭志周带着20多名工人在郑州化工物流园内做了3个多月的建筑杂工,工程结束后却没有拿到工钱。
接到郭志周的求助后,1月10日,记者带着律师一起和他去郑州化工物流园项目部讨要工资。经记者现场调解,工程得以在现场验收,项目部负责人老娄也表示,会尽快把工资结算清楚。1月18日,记者接到了农民工打来的电话,称他们已经拿到了3万元工资。由此看来,老娄还是“守信用”的。“老娄”代表了建筑行业中的一类人:他们游走于诚信和不诚信之间,一旦有了外界如媒体的压力,他们就会履行职责。对他们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督促。
个别人想“潜规则”农民工
小包工头老王说,从2009年开始,他们跟着包工头王女士做郑公馆小区的外网改造工程。但工程完工后,他们30多人还有26万元工资一直被拖欠着。
1月10日,记者和包工头王女士、老王等人一起,找到了这家房地产公司(河南红日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一名姓张的副总经理和王女士等人协商后,表示工资只能结算22万元,要扣掉3万多元。至于为何要扣掉3万多元,房地产公司另外一名工作人员说是“潜规则”。
工人们当然不愿意平白无故被扣掉3万多,张经理也不客气,扬言让工人们去法院告(本报1月17日有详细报道)。
临走前,该房地产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我们这么大的公司,肯定有后台的,对不对?”在记者看来,这些人非但不讲诚信,而且无视法律,想挑战法律和道德。
大包工头前后两副嘴脸
除了张经理,不讲诚信的,还有把工程承包给王师傅的承包商赛某。2010年11月至12月,王师傅带着工人在郑州市北环附近一个小区砌墙,但干了一个多月活儿却没拿到工钱。而在施工前,王师傅和赛某没有签合同。
据王师傅讲,施工前,早已相识的承包商拍着胸脯向他保证,“让你们咋干你们就咋干,出了啥事我担着。”据此,王师傅没有坚持和赛某签合同,可工程完工后,双方却在数量和质量上产生了异议。但这个时候,再想找承包商赛某,他还会站到王师傅们边吗?结果证明,他说到做不到。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