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保障房何以富人扎堆 1月5日 中国青年报 高亚洲 深圳市第二次保障房申请的终审名单赶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出炉”,然而,这份经过“三级审查,两级公示”、历时近一年的审查名单却在
深圳保障房何以富人扎堆 1月5日 中国青年报 高亚洲
深圳市第二次保障房申请的终审名单赶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出炉”,然而,这份经过“三级审查,两级公示”、历时近一年的审查名单却在广大市民和网友中引发热议。与初审、复审相比,终审名单并未体现出申请者的住房、家庭总资产等情况,但很多细心的市民还是将终审结果和复审结果做了一番比较,住豪宅的、“零”资产的申请人仍出现在终审名单中。
如此禁不起民意推敲的公示名单,是如何炮制出来的呢?这是一份“经过三级审查,两级公示、历时近一年”的审查名单,既有审查,又有公示,程序不可谓不严谨不透明,而且还历时近一年,要弄清哪些是最需要照顾的居民应该不是难事,然而从一开始,审查名单就饱受质疑。早在2010年3月,深圳公布初审名单时,有知情者便通过媒体向相关部门发难,有根有据地指出初审名单存在富人扎堆,随后还爆出类似“豪宅门”、“豪车门”、“零资产”、“公务员‘假冒’临时工”等丑闻,姑且认为这是由于初审中的工作失误导致的。面对这些丑闻,相关部门领导曾有如下表态:“特别欢迎你们媒体、广大市民和我们一起共同监督,让一些不老实的人现形”,如此有诚意的应对,倒也是大快人心之举。
然而,将近一年过去了,相关部门应对监督的回应却大多停留在为遭质疑名单进行袒护的阶段。如声援那些住豪宅的申请者,称他们不过是寄人篱下或是租客;对那些开豪车的申请者,则称他们是住进去后突发奇财。如此言论沦为坊间笑谈,而民众对保障房的公信力也因此大打折扣。如此有意袒护,即便是历经快一年的审查,自然也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所谓的三审查、两公示也只不过是假把式而已。
保障房富人扎堆,极其生动地展现了利益既得者吞噬弱势群体原本孱弱的利益的现状。而最可怕的是,权力部门不仅不匡扶正义,反而以“程序规范、审查严谨”为名,正当地促成如此“美事”,此举保护了利益集团的利益,却流失了社会公平,也愚弄了民心。如此下去,公权力的公信力何在呢?
现代快报再评
深圳保障房分配因其中不乏住豪宅、开豪车的申请者,虽经有关部门一再审查、公示,其名单仍饱受社会质疑。这一现象当然不会仅仅发生在深圳,本为弱势群体而设的保障房却被有房有车者占有,深动地展示了一些地方的现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件事表明两点,首先是当地政府信用破产,面对公众质疑,相关部门的回应左支右绌,难以令人信服。其次是社会信用破产,富人冒充穷人,抢夺穷人资源,已经毫无礼义廉耻可言。实际上,真正值得人们所忧虑的,不在保障房之一例,而在社会已经形成普遍认知,弱肉强食乃是丛林法则,而本应抑制社会不公的一些地方政府,却同时又在助长这一法则。长此以往,就让人担忧了。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