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私幕”炒股被骗近3万
来源:柳州晚报
2010-12-26 13:13:50
发短信—QQ聊天—提供“股票内部消息”—交纳服务费、保密费……近日,这样的一种新型骗术,令一市民“中招”,被骗走了近3万元。
发短信—QQ聊天—提供“股票内部消息”—交纳服务费、保密费……近日,这样的一种新型骗术,令一市民“中招”,被骗走了近3万元。12月13日,到警方报案的受害人李先生对此后悔不已:本来要用这些钱给女朋友买件定情礼物的,可现在……
“私幕”预测的股票一涨再涨
11月份的时候,市民李先生的手机里收到了多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有退汽车购置税的,有说他的银行卡透支消费2万元的,有低价二手车出售的,有高薪招聘“男公关”的,林林总总不下十几条,李先生看后都一笑而过,一删了之,他知道这些都是骗人的,因此并不理会。
然而在当月中旬,一条类似的短信却让他多看了几眼,短信上说他们是上海一家投资机构,专门为股民理财的。李先生刚从一家单位转岗,拿到了一笔钱,正在为往哪个方向投资发愁。他试着按短信上的号码拨打过去,对方是一个带福建口音的男子,说他叫张明,是上海这家投资机构公司的“私幕”,并向他解释了什么是“机构”、“庄家”、“私幕”等专业术语,把从没接触过股票的他听得一愣一愣的。感到李先生听得不太明白,张明又特地解释说“私幕”就是以信托关系形成的一种代客理财模式,为股民提供各种股票信息,提供各支股票的涨跌情况,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控制股票的涨跌。
“你可以上网看看我们公司的主页,查看公司。”李先生感觉张明说得很有道理,不像骗子的样子,后来他上网查询了该公司的情况,在公司主页上还看到了张明的照片,他的职位是该公司的“投资顾问”。
接下来的几天,李先生通过短信、电话、QQ与张明聊天几次后,愈发觉得张明是个不错的人。张明更是说他觉得李先生是个“值得交往的朋友”,他与公司的许多庄家关系很好,可以为他提供一些“内部消息”,并建议他买入某某等几支股票,并强调说这是免费的,一分钱的服务费都不收。
李先生心动,但不敢行动,他抱着观看的态度,几天来一直关注着张明给他提供的那几只股票。“涨了,又涨了,准啵!”李先生对张明多了几分佩服的同时,决定拿钱去试试水。
“入会费”“保密费”到手“私幕”失踪
“我拿点钱先玩几把看看,往后几天哪几只股票会涨?”李先生主动联系张明,让他推荐几只股票。鱼儿已经上钩,这回该到张明大展拳脚从李先生身上搜刮钱财了。“要等几天,到时我跟你联系。”张明先吊吊李先生的胃口。
接下来的几天,李先生等得心痒痒的。12月12日,李先生看到张明的来电,顿时精神大振。张明告诉李先生,机构的几名大庄家准备“操纵”几只股票使其上涨,这可是绝密级的“内部消息”。李先生听后迫不及待地问是哪几个股票?张明故作很为难地说,公司有规定,要先申请加入成为会员,交纳一定的服务费才可以拿到信息。
听到张明说要先交19800元,李先生有点犹豫不决。“你放心,投资一次至少有30%的回报,这些钱还怕回不来?”张明的话“点醒”了李先生,他于是将19800元的服务费打入了张明提供的账号。在确认钱已到账后,张明说他立即为李先生办理入会手续。
电话刚挂断不久,张明又来电了,说按照公司的规定,这些“操纵”是违反有关规定的,“不能让别人知道”,为此他要签订有关的“保密协定”,还要交10000元的“保密费”。
来不及细想,李先生又来到银行,把10000元转给了张明。近3万元的费用转过去后,张明让李先生星期一开盘时打电话给他,到时再把具体的信息告诉他。
13日上午,李先生打电话给张明欲要“内部消息”,却怎么也打不通了。意识到被骗的李先生于是到警方报了案。
警方提醒:“内部消息”并不可靠
鱼峰警方接到李先生的报案后展开了调查。据接案的民警介绍,类似的案件在全国的其他地方曾有发生,骗子的手段就是骗取所谓的服务费和保密费等。至于为什么骗子开始时提供的股票信息那么“准”,李先生为什么又会上当?民警说,骗子玩的是群发的把戏,到处发短信“全面撒网”,100个人当中有可能有99人不上当,但可能就有1人上当,而李先生就是那百分之一的那个人,而股票本来就有涨跌,“猜中”几次涨跌也不是奇怪的事。李先生之所以上当,还是其迷信“内部消息”、轻信他人所致,骗子往往都是抓住人贪小便宜的心理而实施诈骗。为此,警方提醒市民,不要轻信什么“内部消息”,一旦涉及要汇钱之事,要多个心眼,以免上当受骗。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