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节”临近,各商家都在摩拳擦掌,准备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针对以往消费者在参加商家促销时遇到的消费纠纷,市工商局12315中心提醒消费者,面对商家打折、特价、返券等促销优惠,最好事先了解清楚商品信息、促销内
随着“双节”临近,各商家都在摩拳擦掌,准备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针对以往消费者在参加商家促销时遇到的消费纠纷,市工商局12315中心提醒消费者,面对商家打折、特价、返券等促销优惠,最好事先了解清楚商品信息、促销内容和规则。
记者总结,面对商家“双节”优惠促销,消费者要提防4大陷阱。
打折:先提价再打折
今年国庆期间,市民刘先生在某商场买了一件标价为468元的衬衣,打七折后花了327元。过了一段时间,刘先生逛街时发现自己买的那款衬衣标价变成了318元。“商家说是刚调的价,但我觉得他们是在促销时先提了价,然后才打折的。”刘先生认为被商家欺骗了。
市工商局12315中心负责人称,商家提价再打折的方式很隐蔽,如果对所购商品不了解,基本分辨不出来。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最好先了解一下自己中意的商品,待商家做促销时进行比对。
该负责人建议消费者,最好能找对商品价格比较了解的朋友同行。
特价:拿处理品当特价品
前不久,中州中路一服装店搞促销,市民王女士看中一件特价衣服:原价599元,特价150元。王女士觉得挺划算就买了,到家一看,发现衣服上竟有好几个洞,随即找商家要求退货。但商家称这件衣服属于处理品,是不退不换的。
市工商局12315中心负责人称,由于特价、特惠等字眼最能吸引消费者,一些商家会在促销活动期间,将一些旧款商品、有瑕疵的商品做特价处理。她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特价、特惠商品时,一定要查看其标签说明,询问商品质量,防止商家拿处理品当特价品。
“特价商品可以享受‘三包’服务,但处理品不在‘三包’范围内。”该负责人称。
买一送一:以配件充当赠品
“看到‘买一送一’的宣传语,我就进去选了两双鞋子。”市民董先生说,上个月在一运动服饰店购买鞋子,付款时才知道赠品是袜子、鞋垫任选其一。“我还以为是买一双鞋子送一双鞋子呢!”董先生说。
市工商局12315中心负责人称,商家在做“买一送一”、“买就送”等促销活动时,往往会有限定条件,常常是购买普通商品赠送配件,或者是加钱后再送等值商品。
“消费者最好先问清楚送的是什么。”该负责人说,商家的活动越有吸引力,消费者就越要询问清楚。
返券:限定使用范围
不少参加过商场购物返券的市民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拿到返券后,才知道返券有使用时间、使用范围的限制。
市工商局12315中心负责人称,消费者在参加返券活动时,一定要先了解返券的使用时间、使用范围以及其他说明,以免在获得返券后不能顺利使用而造成损失。
该负责人表示,返券促销活动往往会让消费者陷入循环消费,从而购买许多不必要的东西。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