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嘉善县姚庄镇展幸村村民王旭东几乎天天往大棚内钻,忙着照看那些长势喜人的草莓,月底,大棚内的草莓就要上市了。“除去成本,今年,光大棚草莓就能挣十多万元,抵得上去年全年收入了。再算上大棚西红柿的收入,挣个30万元,没问
王旭东告诉记者,他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今年家里捧回了一个金字招牌——“文明信用户”。凭借着它,以往让他犯愁的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如今不再是难题了。
今年6月,嘉善县文明办、县妇联、嘉善农村合作银行等单位联合发起全县“文明信用户”评创活动,在原来星级文明户的基础上评选“文明信用户”。“遵纪守法好,无违法行为、不良记录;计划生育好,无超生抢生、非婚生育;家庭和睦好,无暴力行为、虐待老幼……”只要符合这“十好十无”标准的农户,都可报名参加。同时,报名农户还需经群众评议、村委会审核、部门会审、张榜公示等环节,最后由评议组织进行评定。如果评上“文明信用户”,农户可根据实际需要,经嘉善农村合作银行审批,获得10万元左右信用贷款,并享受“信贷优先、利率优惠、手续简化”等政策支持。
“以前,农户和信用社再熟,一次最多也只能贷5万元。”王旭东告诉记者,由于缺乏资金,5年来,他家的大棚种植规模一直在20多亩,家庭收入变化不大。今年,县里开展“文明信用户”评选,他积极报名参加,由于评到“文明信用户”,他分次申请共拿到了嘉善农村合作银行30万元的信用贷款授信。如今,他家的大棚种植规模已达80多亩。眼下,他又承包200多亩土地,引进了不少西红柿新品种,打算明年扩大再生产。
大云镇缪家村的杨珍是一名回乡创业大学生,凭着家庭成员的“文明”、“信用”指数,她家也评上了“文明信用户”。尽管才创业不久,今年,她也获得了10万元信用贷款,用于改善自家的生态鳖养殖环境。看着自己的创业理想逐渐成为现实,杨珍特别感慨:“没有实物抵押,没有担保人,用‘文明’与‘信用’,真的可以帮我换到贷款,我的未来不是梦!”
在嘉善,还有许多这样的“文明信用户”:有授信5万元,在惠民街道从事养殖业的戴雪珍;有贷款30万元,在干窑镇办厂带领村民致富的单国强;有贷款20万元,在西塘镇做门窗生意的吴伟泉……嘉善县文明办主任李剑明表示,“文明信用户”的评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也为全县文明新风的倡导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确保“文明信用户”的含金量,今后每年他们还将对已命名的家庭进行复评,实行动态管理。
目前,这场引领文明诚信,倡导用“文明”、“信用”创造财富的新风尚已经在嘉善县全面形成。记者从嘉善农村合作银行获悉,至今年10月底,该行已累计授信农户6005户,额度达4.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830户,贷款额度1.2637亿元。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