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紧迫性
来源:网络
2010-10-31 16:42:56
1、行政“文明”——加强行政法制化建设。 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发展,是行政文明、政治文明的要求,笔者认为行政管理的法制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政府产生的合法。依据社会契约论,政府的
1、行政“文明”——加强行政法制化建设。
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发展,是行政文明、政治文明的要求,笔者认为行政管理的法制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政府产生的合法。依据社会契约论,政府的权力源于民众授予,一切违背这种委托代理关系而建立的政府都是不合法的。
(2)选举、任免的合法。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效力,不断完善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和质询制度。让人民代表大会在官员任免、升迁和绩效评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使政府官员任免、升迁和行政人员的录用都能更好地体现民意。因为只有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让机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行政法律化。构建法制政府,避免政府权力部门化、政府权力地方化。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律、法规、决策、命令的过程中,应严格地依法行政,使国家的法律、规章制度真正得以贯彻实施。
(4)严惩权力腐败,克服官僚主义。逐步推进和完善权力的监督体系。包括中纪委派驻机构、巡视制度、中央提名地方纪委书记、官员任职回避和交流制度、任期限制制度,针对基层官员(县、乡)建立的权力监督体系等等。
2、行政“科学”——加强行政规范化建设。
(1)通过“民主”,智慧行政。政务公开、听证会等拓宽民众参与政治的渠道。让民众关注政府日常行政过程,使民众可以依赖社会组织参与和影响具体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争取到自己的合法权益。
(2)建立管理规范化模式。要形成一套统一、科学、系统的精细化行政管理模式,以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能,构建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节约型政府。通过操作的细化、管理的细化、执行的细化,将工作、服务、管理做细、做实。精确计划、决策、控制、考核,把管理的对象逐一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做到“责、权、利”的统一。
(3)强调“效益”观。政府行政时,要充分体现政策水平、战略眼光、卓越的见识和运筹能力,做到效率高、效果佳。这种“效益”观,是要以促进社会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具体到整个办事过程,科学决策依据、环节、顺序、责任人一一落实,减少了时间、精力、财物的浪费,提高了效率。
3、行政“人性”——加强行政文化建设。
政府的公信力,应主要通过其代表——公务员自身的行政品性来表现。诚信廉明、公道正派、甘于奉献的公务员队,才能很好地代表政府,获得公信力。行政管理需要先进的文化领航,要明确行政队伍的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政绩观来规范行动,创建文明有序的行政环境,营造诚信和谐的人文环境,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政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如同水之无源、木之无本。通过文明、科学、人性的行政管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正廉洁、透明公开、讲究实效的政府形象,才能获得公信力,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政治的文明、社会的文明。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