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市州目标管理办法日前出台,四川省将不再向各市州下达GDP增长指标。计划生育、耕地保有量、安全生产、维护稳定、廉政建设成考核重点,如果市州这五项否决指标中任何一项出现重大问题,就实行“一票否决”。(9月19日
四川省市州目标管理办法日前出台,四川省将不再向各市州下达GDP增长指标。计划生育、耕地保有量、安全生产、维护稳定、廉政建设成考核重点,如果市州这五项否决指标中任何一项出现重大问题,就实行“一票否决”。(9月19日中国广播网)
自上世纪30年代GDP概念被经济学家们提出,到1953年联合国发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附表”以来,GDP作为一个非同寻常的统计工具,它的意义毋庸置疑。半个多世纪以来,GDP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被誉为“经济的世界语”。我国数十年来,对各级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也主要是GDP考核模式。过度注重GDP指标增长或以其为“唯一考核”模式,当然存在问题,但“一刀切”式地放弃GDP考核数字指标,似乎也并不妥当。
以四川省新规定为例,根据新办法,今后各地州市的年度工作目标将通过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等12项发展指标进行考核,确定各市州年度工作的好坏。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该省今后的考核办法也不过是将原有的GDP考核换了个“模式”而已。试问,既然地方生产总值就是GDP,那将城市生产总值和农村生产总值分开,难道就不是GDP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等数据同样是经济指标,既然GDP数据可以“造假”,上述指标就很难幸免。
因此,取消GDP增长指标考核并不是不可以,但在取消它的同时,应尽快设计并实施一套更科学的指标考核模式,毕竟,无论怎样的社会发展成果总需要数字和数据支撑。人要吃饭穿衣,就需要让社会财富积累和增加。
而最关键的还是转变地方官员的执政思维。GDP数据被“妖魔化”,并不排除是个别地方政府刻意或长年以来的政绩造假、搞注水数据所造成的“后遗症”。如果这种扭曲的政绩观、考核观不从根本上改变,即使今后不考核GDP指标,改为考核计生指标、耕地保有量和廉政度指标,一些官员在习惯性地迎合上级意图和卑劣的升迁冲动之下,依然会胆大妄为地继续“造假”。如果个别地方的官风不从根本上得到纠正,取消GDP增长指标考核,还是会催生出另外一连串的“造假”。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