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今日社评文章指出,民进党执政时代的“总统府”谘议、“外交部”研设会副主委刘世忠最近出版新书《历史的纠结─台美关系的战略合作与分歧》揭露部分“扁政府”时代两岸决
中评社今日社评文章指出,民进党执政时代的“总统府”谘议、“外交部”研设会副主委刘世忠最近出版新书《历史的纠结─台美关系的战略合作与分歧》揭露部分“扁政府”时代两岸决策秘辛,让外界得以一窥部分当时的政策运作过程。总结,民进党“政府”当时之所以失去两岸关系和缓契机,到最后摧枯拉朽,政权快速终结,主要败在诚信尽失,足堪民进党及绿营人士引以为戒。
曾为陈水扁核心幕僚的刘世忠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说道,“扁上任后,除‘四不一没有’外,对两岸议题释出一连串善意,如政治统合论等,不过北京一直没有回应。2001年初,陈水扁开始急了,想要与北京直接对话,扁研判2001年11月在上海举行APEC会议是一个契机点、也是重大关键,扁很想参加APEC,希望“扁江会”,当年5月开始释放很多善意,例如元旦谈话“政治统合论”,大胆谈话。”
刘世忠说法点出包括陈水扁在内,民进党及绿营人士惯有的短线操作模式,也就是当一个目的出现时,就会针对那个目的抛出一些说法,做些动作。这是源于绿营熟悉选举的思维,一切都是快速的,切割的,不稳定的,今天为了甲目的提出甲说法,明天为了乙目的又有乙说法。或是当甲说法没有得到外界正面回应,明天马上180大转变,用俚语来说,就是翻脸跟翻书一样。
正如同刘世忠透露,“陈水扁在2001上海APEC会议被拒之后,于2002年8月在幕僚不知情、美国未被告知的情况下发表“一边一国”,远因上海APEC被拒绝,近因是诺鲁成功被拔桩、与台‘断交’,陈水扁终于断念,回过头往基本教义派靠拢。”
可见扁执政8年,不是没有机会改善与大陆关系,缓和蓝绿冲突,最后都是被他自己搞砸的。政治人物贵在诚信,有一致的中心思想,锲而不舍去达成。回顾过去那段两岸互动过程,如果陈水扁不是因为2001上海APEC去不了,上任没多久就翻脸发表“一边一国”,在持续保持善意之下,两岸距离终会慢慢拉近,即使3、5个月无法收成,2年、3年也会开花结果。但他太急了,受挫马上翻脸,终于把碗给打破了。
扁任内透过“密使”对大陆传话何以不被信任,起不了作用,追根究底就在他反覆无常,信用破产,没有人敢跟他打交道。暂且不谈政策,即使是派“密使”这件事,包括陈水扁及民进党实际上一直陆续都有“朋友”在两岸穿梭,但他们对外却撇得一干二净,甚至把类似交流说得极其不堪。这别说是敏感的两岸关系,一般商场做生意、朋友往来如果这么做,关系迟早断光光。
“扁政府”这套模式,由于经常变来变去,到后来对内对外都已经不被信任。当年美国国务院主管亚太事务官员被“扁政府”搞到头大又火大,最后气到连美国本土都不让他“过境”。扁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短暂合作也是昙花一现之后就没了,彻底断了朝野合作之路。到后来只剩下他自拉自唱,一边骂大陆、骂蓝营,一边又埋怨他释出善意得不到对方回应。
“扁政府”8年虽然已经过去了,民进党及绿营菁英如今的做法,基本上并未改变。到现在,绿营人还是太过迷信操作技术,遇到深绿选民时高调反ECFA,在一般企业、农渔民面前又说乐见台湾产品销到大陆,说法变来变去,把选民当傻子耍。民进党对ECFA到底是什么态度,没人真正弄得懂;从蔡英文、苏贞昌以降也没人能说清楚。
扁家弊案对民进党的冲击终究会过去,但只要绿营政策运作方式不改,民进党及绿营人永远跳脱不了当年的框架。诸如高雄市长陈菊等南部绿营县市长,最近遇到重大两岸交流事件多数都是回避,纵使不敢反对,也不敢坦荡荡地参与,甚至主动出击为地方招商、引资。但可以想见2012“大选”时,绿军为了争取中间选票肯定又有另套说法。
民进党最近一直喊出,先赢“五都”再赢2012,以大陆现在的全球政经实力,绿营这种闪避两岸政策的态度能说已经为2012做好准备?还是外界只能很悲观地说,即使民进党再执政,两岸关系最后还是沦落到与言而无信,变来变去的“扁政府”一样的下场。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