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正面临改革

来源:证券日报 2010-07-23 16:30:19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信用评级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结合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现有的国际评级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指出,目前以美国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为主体的国际评级体系,在评级理念、评级标准、收费模式、监管模式等方面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信用评级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结合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现有的国际评级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指出,目前以美国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为主体的国际评级体系,在评级理念、评级标准、收费模式、监管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

  “在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这次欧洲债务危机中,三大机构备受质疑,主要问题是其评级理念太落后。”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吴晶妹说,“三大机构仍然是以依托于实体资本进行所谓的信用评级,这个理念就是错的。信用是一个抽象的、虚拟的资本。这种虚拟的资本时而和实体资本复合,时而超脱实体资本,有自己运行的规律。”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管局原副局长魏本华认为,三大评级公司在评级制度方法上存在“严重的弊病”。他说:“一个好的评级机构,其评级报告应该在经济危机的预警方面发挥作用,但是三大机构不仅没有能够起到这方面的作用,反而推波助澜,加深了危机。比如,这一轮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不久前欧洲债务危机,三大评级公司在危机前不能嗅出任何迹象,但是出现问题的时候,却对一些经济体大幅度降级,落井下石,导致他们的危机进一步加剧。”

  除了信用评级标准和方法等评级机构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外,与会专家也纷纷表示,现在的评级机构,特别是三大机构对市场的垄断也使得收益和责任不相匹配,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蒙代尔认为,三大评级机构对市场存在“垄断行为”,而且“犯了很大的错误”。他说:“三大评级机构垄断了整个评级业务的95%,使信用评级成为一个非常集中的产业。”“为什么这么大的评级公司会犯这么大的错误?”蒙代尔分析说,一是他们对于房地产市场作出过分乐观的估计和评价;二是他们对一些衍生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复杂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三是对一些投资者和借款人的信用程度了解得不充分。

  吴晶妹表示,垄断话语权控制市场就失去了公信力。所以欧洲现在率先挑战美国,目前他们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动作。现在,信用资本已经日益成为全球经济与资源配置的重要条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深入剖析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种种弊端,将其归纳概括为五大问题。

  一是指导思想问题。以美国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为主体的国际评级体系,首先服务、服从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二是评级标准问题。他们的标准是按照西方理念来进行国家政治排序。

  三是角色冲突问题。评级机构本身所承担的公共责任就是发现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但评级机构作为一个市场主体,与自身利益最大化存在着本质的矛盾。

  四是技术模型问题。经济环境好时评级机构都说好;经济环境恶化时都说坏。如果都是这样,这个评级机构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五是利益冲突问题。利益冲突主要是被评人的付费问题。

  江涌、吴晶妹等专家认为,评级机构在退出机制等方面也存在漏洞。“现在信用评级机构只有进入机制,没有退出机制。怎样建立评级机构的退出机制,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江涌指出,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套新的监管机制,防止一些评级机构“把灵魂出卖给魔鬼”,防止出现“价高级高”的“卖级”行为,防止一些机构对评级进行妥协来获得收益。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让世界许多国家认识到现行国际评级体系存在的严重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中国信用评级高峰论坛上表示“在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的今天,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正面临着一场改革。”

  “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组组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吴红指出,人们从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美国垄断的评级体系在其“道德风险”与“评级标准”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始制定更为严厉的评级监管法规,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改革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

  据吴红介绍,G20伦敦金融峰会《加强金融系统》宣言,已明确提出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将信用评级机构涵盖其中。美众议院通过了更加严格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以防范由评级机构带来的金融和经济风险。欧盟则开始制定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法规》。俄罗斯明确宣布要建立本土信用评级机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也纷纷采取措施,加快培育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同时加强对国际评级机构的市场监管。

  “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必须改革。”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建业说。“因为,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这种信用评级机构模式的主要弊端,其中包括:信用评级对危机的顺周期影响;评级机构自身的谋利动机与提供公共产品、公正评级的利益冲突;评级过程、方法、依据不透明;缺乏竞争机制的约束。由此引致评级质量下降,信用评级体系丧失其在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吴晶妹认为,为维护信用评级业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公信度,必须改变不合理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日元无惧信用评级下调


羊城晚报 2010-07-23 16:27:5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