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中国行业信用评级 美国说了算?

来源:中华纺织网 2010-07-08 15:48:15

上周,一个令人震惊的话题见诸各大经济类媒体的显著位置――美国三大机构控制了我国将近2/3的信用评级市场。 此前,源于标准普尔等美国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下调希腊等国主权信用评级,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及欧元重挫。最近,美国几大国际信用评

   上周,一个令人震惊的话题见诸各大经济类媒体的显著位置――美国三大机构控制了我国将近2/3的信用评级市场。
   
     此前,源于标准普尔等美国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下调希腊等国主权信用评级,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及欧元重挫。最近,美国几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连续下调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却表示暂时不调整对高盛集团的信用评级。
   
     对此,经济学家警示,鉴于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对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垄断,一旦中美经济出现矛盾或摩擦,不排除这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下调或做空中国企业和政府信用评级的可能,这将危及中国的金融安全。
   
     在日前由新华社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信用评级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提出,当前中国信用评级行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打破美国评级模式对国内和国际评级体系的控制,从国家层面建立起能够高度统筹信用风险的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
   
     信用评级源于美国,目前尚无国际标准,可以说谁拥有评级机构的话语权,谁就控制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权。美国评级机构常常通过其话语权影响和操纵国际资本市场。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员、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组组长吴红介绍,美国从2006年开始大规模收购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不到两年的时间,美国就收购了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3家龙头企业并控制了我国2/3以上的信用评级市场。长期以来,美国评级机构有意压低我国的信用级别,这也增加了我国海外融资的成本。
   
     2003年底,在我国银行业谋求海外上市之际,标准普尔将中国13家商业银行信用级别评为“垃圾等级”,但同时又高调地为境外投资者参股中国银行业造势。仅2006年,境外投资者在工、建、中、交等国有银行身上就赚取了7500亿元,如果再加上从其他中国商业银行获取的利润,外资一年中从中国银行业赚取的利润超过一万亿元。世界银行在2007年5月公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指出:中国银行股被贱卖,问题并不在IPO环节,而在于此前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定价上。较低的入股价格使境外战略投资者在中国金融股上享受着暴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建议,要坚持对等原则,在外资机构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评级机构也要有同样的权利。与此同时,我国也要严格控制外资评级机构进入的控股比例。外资机构持股中资信用评级机构的比例最高应不超过25%。对不涉及国家经济技术安全的评级,可采取双评级。外资信用评级参与不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评级,必须由本国的信用评级同时出具评级报告,以保障我国骨干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获得公正的待遇。
   
     这几年,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特别是家纺企业上市数量逐年递增。而且,不少企业还孕育着“走出去”――到国外资本市场再融资的雄心和欲望。但是,鉴于目前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制约,国内企业还当审慎权衡、多方求证,以防范可能遭遇的风险和损失。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标准普尔下调南非主权信用至垃圾级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04-06 10:15:35

穆迪上调俄罗斯主权信用评级展望


新华社 2017-02-19 23:22:05

标普上调希腊信用等级


中金网 2016-01-25 11:42:2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