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对冲基金做空欧元加剧危机 或影响中国经济

来源:环球网 2010-05-21 15:59:09

欧盟各国财长18日决定,将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监管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虽然各国在实施细节上还存在差异,欧美媒体普遍预计对冲基金将在欧洲遭受更严厉的监管措施。这一举措将在美国和亚洲产生连锁反应,可能导致对冲基金加速涌入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

  欧盟各国财长18日决定,将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监管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虽然各国在实施细节上还存在差异,欧美媒体普遍预计对冲基金将在欧洲遭受更严厉的监管措施。这一举措将在美国和亚洲产生连锁反应,可能导致对冲基金加速涌入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对此,专家表示,对冲基金转移到亚洲并非好事,中国需要对此尽早防范。

  德国率先出台投机限令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各国将从5月31日开始协调草案内容,争取在8月份暑假前达成协议。目前公布的法规草案包括:欧盟27国以外的基金在欧盟内部销售产品将受到限制,非欧盟基金在欧盟成员国从事某些业务时必须利用当地银行作为托管银行;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必须披露所持重仓股的公司细节和基金的业务策略;非欧盟国家的监管机构必须与欧盟达成合作协议才能在欧盟成员国销售产品。欧盟还将要求限制对冲基金经理的薪酬。

  德国在欧盟中率先动手。德国财政部19日出台禁令,禁止对德国最大的10家金融机构的股票进行裸卖空交易以及欧元区政府债券的信用违约掉期交易。裸卖空是指投资者没有借入目标资产而直接在市场卖空。《华尔街日报》指出,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裸卖空这种行为就曾饱受指责,现在又因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再度受到抨击。消息一出,欧元兑美元18日下跌近1.5%,再创4年新低,19日欧元开盘后继续下跌。美联社19日称,默克尔还试图将裸卖空禁令推广到整个欧洲,她计划于本月21日向欧盟伙伴国提出相关议案。德国《金融时报》以“对冲基金的黑色一天”为题指出,欧洲为了规范金融市场,正沉重打击炒家。这等于给投机者们上了“紧箍咒”。

  据统计,对冲基金十年来规模涨了4倍,掌握着1.7万亿美元资产。对冲基金往往把交易重点放在监管宽松的金融产品上。如今,世界各国的政府机构日益意识到以往对对冲基金监管不力,难以同其庞大交易规模和复杂的交易策略配套。欧洲方面指责对冲基金加剧了欧洲债务危机。彭博新闻社说,很多对冲基金在欧盟通过1万亿美元稳定方案后,仍然看空欧元。2007年曾因做空次贷盈利5亿美元的对冲基金经理凯尔·巴斯给客户的信中说,“在世界上从未玩过的赌注庞大的一场金融扑克赛中,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底牌很差,却把家底全押了上去。”

  英美反对者抱怨“严管”

  欧盟监管对冲基金的决定遭到英美反对。德国《明镜》周刊19日称,有关严格监管对冲基金的新条例还需提交欧洲议会批准。英国因担心新条例将给伦敦金融中心带来不利影响,因而始终抵制欧盟财长就新的监管条例达成共识。

  《金融时报》说,在欧洲对冲基金行业中,大约80%位于英国。英国对欧盟拟议中规定的一些方面存在不满,认为它们属于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带有歧视性。不过德国财长说,欧盟财长会议后,他感到“英国认同对冲基金监管方案”。美国等国此前在欧洲到处游说,他们将阻挠通过监管方案,因为这将限制它们在欧洲募集资金。美国财长盖特纳就抱怨欧盟法规可能让美国的基金难以筹资。

  不过,美国国会眼下也在审议对冲基金监管方案。人们预计,超过1亿美元资产的对冲基金将被强制要求在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加州一家拥有5亿资产的对冲基金经理对《华尔街日报》承认,“对冲基金对华盛顿的政治议程保持沉默,希冀自己不被注意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加强对冲基金的监管,对于美国来说,不利于其金融业的盈利。美国现在配合欧洲加强监管,也是出于一种负罪心理,因为整个金融危机都是因为监管不严而引发的。他认为,只要美国真的愿意去做,那么谁靠欧元下滑进行投机是能查出来的,但这样做有违自由市场的理念,共和党就表示反对。

  亚洲可能成新目标

  发达国家加强对冲基金监管的举动,引发了一个新的担忧:这些资本秃鹰会不会流窜到亚洲地区作恶?路透社说,这一趋势已经开始。未来两年内,除日本以外亚洲的对冲基金资产估计将增长70%,达到1820亿美元。法国一名专家说,“亚洲尤其是新加坡,可能将切实受益于欧洲愚蠢的监管环境”。

  亚洲特别是中国日益增长的财富和强劲的经济成长正吸引着对冲基金的目光。德意志银行3月进行的对冲基金行业调查显示,45%的投资者希望提高对(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基金的配置,而去年这一比例仅为18%。据报道,总部设在纽约的对冲基金富堆斯正打算通过在新加坡设办事处重返该地区;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正考虑在香港建立其亚洲办事处;总部位于伦敦的对冲基金艾尔格布里斯也计划在新加坡设立一家亚洲办事处。

  孙立坚称,对冲基金转移到亚洲对中国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好事。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和独立货币政策,如果再加上资本开放,一旦对冲基金大肆操作,人民币也会要出现问题的。他认为,由于中国目前资本市场尚未开放,所以要对外汇和资本市场加大监管力度,不要让“小偷”混进来。有关部门应设法减少对冲基金进来的渠道,甚至确保不让其进来,这样才能更好地防范风险。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