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日,李源潮部长在中国——新加坡“和谐社会与领导力建设”论坛上指出:领导者是社会的中坚,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和领导者的公信力。 什么是公信力?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就是公信力。它既是一种社
前些时日,李源潮部长在中国——新加坡“和谐社会与领导力建设”论坛上指出:领导者是社会的中坚,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和领导者的公信力。
什么是公信力?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就是公信力。它既是一种社会系统信任,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其核心就是信任、信赖。在98洪水、汶川地震面前,广大受灾群众看到解放军就知道自己得救了,看到解放军就看到了希望,这就是公信力;群众遇到困难,首先想到孔繁森、焦裕禄等党的好干部,这就是公信力。这些公信力,是怎么获得的?孔繁森、焦裕禄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个人和解放军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至少具备了最基本的东西——信誉,也只有通过政府和领导者最起码的诚信,来引得民众的信任、信赖。
而诚信,是立人、立事、立国之根本,也是政府和领导者提升公信力的有效途径。诚信对于一位领导者来说至高无上。有了它,才能够领导人们到达“承诺之地”;没有它,就会在期望失落的荒漠上徘徊不前。诚信一旦失去,也许就无法重新获得。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希望有所建树的政府和领导者,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护好你的诚信,照顾好它,永远不要把它丢失。
美国总统林肯曾写道:“品格像一棵大树,名誉像它的树荫。树荫是我们所想要的,而大树才是应该追求的。”诚信的品格是根,砍掉了树根,你的“大树”就会倒下。
领导干部是否诚信,不仅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的执行效力,影响到政府公信力,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望,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人心向背。所以,坚持诚实守信,对领导干部来讲,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一个取信于民的问题,是一个巩固我们党执政基础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领导干部一定要老老实实、诚诚恳恳,这是提高领导者公信力的关健所在。
孟子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领导干部要始终坚守民本思想,想事情、作决策,心里始终要装着老百姓,承诺的事情,要坚决做到,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可以谅解工作中有失误的干部,但绝不会容忍欺骗他们的干部。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心中时刻装着人民,这是提高领导者公信力的首要条件。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