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李汉林: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

来源:人民网 2010-05-20 17:19:01

学风问题是一段时期以来知识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并引起了我们国家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科技部等十部门和单位为此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本报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李汉林。 记者:李局长,您好,您认

    学风问题是一段时期以来知识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并引起了我们国家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科技部等十部门和单位为此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本报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李汉林。

    记者:李局长,您好,您认为造成目前不良学风的原因是什么?

    李汉林:前不久,刘延东同志召集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12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召开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布置各部门共同防治学术不端行为,构建良好学术风气。但应该看到,目前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来惩治学术腐败,其原因是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因素复杂,界定和认定也比较难。

    整体看来,造成学术界出现不正之风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一些学人的个人品质问题外,还有复杂的社会因素:一方面,学术界作为社会的一部分,难以避免社会上不正之风的侵蚀;另一方面,目前学术界一些评价制度的不规范和监督机制的缺失,如论文发表和专著出版中的引证不规范、研究成果评价缺乏公认的评估标准、严肃的学术批评难以开展等,则为这些弊端的产生提供了间隙。与此同时,我们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推行的简单化的量化考评,乃至将这样的考评结果不适当地与某些激励措施直接挂钩,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学风浮躁和种种非学术因素问题的丛生。

    记者: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抵制不良学风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汉林:学风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我院一直高度重视学风问题,维护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的声誉,引导科研人员加强学术自律,践行优良学风。在自觉抵制不良学风方面,近些年来我院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严格把好学术期刊关口。1999年,《历史研究》等7家史学刊物发表了《关于遵守学术规范的联合声明》,宣布要以身作则,抵制不良学风。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发起了《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近几年,《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等刊物相继开始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从制度上保证选稿的公正性和刊物的学术水平,有力推进了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

    二是积极倡导优良学风。我们院党组2003年颁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就加强学术道德自律的基本准则提出“八个提倡,八个反对”,引导科研人员树立良好的学风自律意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征信大数据链的形成与应用探讨


联合征信研究 2018-03-30 09:59:38

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发现(智库版) 2018-03-22 09:42:04

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发现(智库版) 2018-03-07 14:10:40

2014年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怎么查


网络 2014-05-28 22:31:48

博鳌亚洲论坛简介


网络 2014-04-13 17:50:00

话语权的罪与罚


网络 2013-12-01 11:54: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