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股指套保:打新基金对冲法?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04-26 01:35:58

在网下配售新股市场中频繁出没的机构操盘手们忽然发现,股指期货的套保功能或许给大家提供一条简明的生存之道:当大势进入下跌趋势后,他们在对高位被动“接盘”的新股进行套现时,可以通过在股指期货上的操作,以对冲相关风险。

   在网下配售新股市场中频繁出没的机构操盘手们忽然发现,股指期货的套保功能或许给大家提供一条简明的生存之道:当大势进入下跌趋势后,他们在对高位被动“接盘”的新股进行套现时,可以通过在股指期货上的操作,以对冲相关风险。

  机构参与放大套保功能

  根据4月23日亮相的有关基金及券商的期指交易指引,基金和券商这两类机构在参与期指交易时,主要以套期保值为主,并强调了期指的风险控制功能。上海地区某“银行系”合资基金公司负责人认为,从期指市场刚开张的情况看,由于缺乏主流的机构投资者参与,这使得该市场短期投机成分较大,各类交易者之间的博弈也不充分。“而当越来越多的A股市场主流机构投资者正式踏入期指市场后,‘套保’功能可能得到放大。”

  据了解,在目前新股IPO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往往通过参与网下申购的方式,以便获得新股原始筹码。需要提醒的是,一般情况下,这些网下获得的新股部分将在新股上市后的三个月时间里才能流通,这给机构操盘就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某基金公司人士根据以往网下“打新股”的经验表示,在大势上涨过程和大盘即将见底前后,上述机构行为利于快速建仓,“二级市场大规模建仓的成本较高,”但当大势已经进入下跌趋势时,这些原本是机构指望成为“盈利点”的新股配售部分,很快将成为“烫手的山芋”。事实上,在此之前的熊市中,新股成批“破发”的现象已令那些在一级市场上被动“锁仓”的机构操盘手们“望洋兴叹”。

  事实上,通过研究今年发行的新股发现,除了网下新股配售的老面孔如基金、社保、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外,不少券商自营盘和机构集合资产管理、定向理财、企业年金等也广泛参与其中。“显然,期指交易最先引入基金和券商自营、集合资产管理等机构投资者,将令后者在一级市场上有一定的回旋余地。”一位有境外市场征战佳绩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

  不过,不同机构对于期指“套保”功能还存在着不同理解。“目前期指交易只是覆盖了沪深300(3190.003,-11.54,-0.36%)指数的300只成份股,新股还沾不上边。”一家大型券商负责人认为,除非这只新股上市后的走势与沪深300指数有着一定重合度,机构不会轻易地仅仅为组合中的一小部分而开展大规模“套保”操作。同时,在机构投资者尚未大规模涉足期指市场的背景下,期指市场可能相对投机,这使得立足价值投资、长线操作的机构群体将在相关业务操作初期小心翼翼,不会贸然投入大资金。

  根据上述人士的介绍,在机构参与期指初期,券商中的资产管理部门可能会采取一些“套保”行为,而自营部门不会轻易拿着公司自己的钱去冒险。“至于哪家同行靠期指挣了多少多少钱,那也可能‘只是一个传说’,实际情况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专户理财率先试水?

  上海地区某“老10家”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基金参与期指,基金公司可能要对原先的基金契约进行适当修改。他个人估计,基金公司的一对一、一对多等专户业务可能在相关条件具备下率先“试水”期指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卖方机构也对新股网下配售有其自身的看法。上海地区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坦承,在他个人看来,即使在期指已实际运行的背景下,类似基金这样的买方机构在参与新股网下配售前,还是会对新股的质地、发展前景以及未来市场的流动性有着全盘考量。“就境外情况看,期指市场的存在,并不会改变公司本身的价值。”更何况,目前的相关期货交易指引,并没有将长期参与打新股的债券型基金包含在内,而这些固定收益类产品却又往往是新股配售市场的“常客”。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